(相關資料圖)
中新社深圳4月24日電 (記者 許青青)粵港澳三地24日在深圳共同公布110項“灣區標準”。當日,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工業貿易署、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經濟及科技發展局三方還共同簽署了《關于共同促進粵港澳大灣區標準發展的合作備忘錄》。粵港澳大灣區標準信息公共服務平臺以及“灣區標準”標識也同步上線。
據介紹,為加快粵港澳三地規則銜接,促進灣區要素有序流動,粵港澳大灣區標準化研究中心邀請中國標準化研究院等4家國家級標準化研究機構,連同粵港澳三地權威專家形成初稿,由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通報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工業貿易署、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經濟及科技發展局共同確定。
記者了解到,“灣區標準”以粵港澳三地高共性、易融合的重點民生領域為切入點,包括“廣式月餅”“廣陳皮”“老年居家護理服務規范”“傳統涼茶使用指南”“嬰幼兒托育服務規范”等在內,涵蓋食品、粵菜、中醫藥、交通、養老、物流等25個領域,共110項標準。清單中有58項標準是由港澳相關單位牽頭或共同牽頭編制。
本次簽署的《關于共同促進粵港澳大灣區標準發展的合作備忘錄》主要圍繞推動《促進粵港澳大灣區標準發展指南(試行)》實施,提升大灣區標準化支撐能力,打造標準品牌,擴大灣區標準的影響力等,以推動制定、實施和推廣三地通行的“灣區標準”為載體,促進粵港澳三地互聯互通和融合發展。
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表示,“灣區標準”將有力促進粵港澳大灣區規則銜接,為提升大灣區民眾高品質生活提供有力支撐,為推動大灣區融合發展、擴大標準制度型開放作出先行示范。下一步將協同港澳有關部門,積極發動社會各方,加快研制更多高水平的“灣區標準”,以標準的“軟聯通”促進粵港澳三地的互聯互通。(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