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青年網 |
      • 手機客戶端
      • 微信
      您的位置:首頁 > 產經 > 正文
      11 年了,虛擬偶像天花板還是洛天依
      來源: 2023-04-25 04:48:01

      作者 / 河了貂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自第二屆虛擬人大會結束后,由于虛擬偶像受眾數量和知識維度的增加,其會上公布的數據和百大虛擬偶像排名引發的余波不斷。

      過去一年,所有成功虛擬人案例幾乎都停留在幾年前,獲獎的虛擬人也只是熟面孔換了個幾個順位,只見數據、功能、渠道增長,卻不見他們有多攪弄風云。隨后公布的幾項研究報告,更將該現象推至風口浪尖,催動圈層受眾對虛擬偶像現狀和行業亂象的討論愈演愈烈。

      恰逢此時,游戲《以閃亮之名》攜手虛擬偶像洛天依唱響絲路,正式上線新歌《灼》,取得較高反響。昨日,洛天依官博公開了擎蒼工作室的「梨花雪 Ver.」原畫預熱新品,收獲了大量正面反饋。

      在此情勢下,最新公布的 Metaverse 元宇宙虛擬數字人排行榜顯示,2023 年 3 月,中國虛擬偶像 TOP1 毫無疑問又是洛天依,A-SOUL、柳夜熙等老面孔緊隨其后,但綜合數據再次出現斷層。

      從每年的虛擬人、虛擬偶像排行榜單,以及各方面綜合數據來看,虛擬人行業的探索確實大有進步,但每次各大排行榜單的順位又在提醒著我們虛擬偶像的 " 停滯 "。回首望去,越發驚覺,11 年過去了,虛擬偶像行業天花板居然還是洛天依。

      " 逆境生長 "

      至今,網絡上依舊流傳著一句話:你可能不了解虛擬偶像,但你一定聽說過洛天依。這句話既概括了洛天依的知名度,也標示了其在內娛的代表性地位和無可替代的商業價值。

      洛天依誕生前兩年,中國虛擬偶像處于萌芽期,數量極少,并未得到大眾關注,商業化程度接近于 0。三次元方面,K-POP 大舉入侵,茍延殘喘的內娛選秀 1.0 還在妄想打造新的 " 全民新星 ",只可惜無論怎么折騰都選不出另一個 " 李宇春 "。內娛偶像市場急需一舉反殺的新變量。

      此時,伴隨新技術的出現,以初音未來為首的虛擬偶像征戰亞洲。新媒介渠道拓展和技術的完善,使國內虛擬偶像產業逐漸興起。以 VOCALOID3 語音合成引擎為基礎制作的中國本土虛擬歌姬洛天依在 2012 年應運而生。

      剛出生時,洛天依沒有肩負如此沉重的使命,甚至由于國內該部分市場幾乎處于空白,洛天依最初帶給大眾的是新奇感,更多的意義是正式開啟中國虛擬偶像商業化進程的一顆棋子。

      然而,顛覆所有人想象的是,洛天依明明是一個虛擬人物,卻渾身散發著不服輸的奮進精神。沒有滿足于占盡天時的誕生時間來安于現狀,而是多次選擇逆境而上。

      虛擬偶像本身自帶話題,且不存在人設崩塌等問題,既可以用真人偶像常用的直播、發行專輯、舉辦粉絲見面會和大型演唱會等方式與粉絲進行互動。洛天依最初便是如此。不僅多次舉辦了全息演唱會,留有《權御天下》《刀劍如夢》等代表作,還登上湖南衛視小年夜春晚、江蘇衛視跨年晚會、央視春節聯歡晚會等多個主流電視舞臺。

      隨后通過同人創作、衍生等方式更加有效地與粉絲共同打造出多元化價值,滿足粉絲情感訴求。逆風而行,盡最大努力制造地利與人和,累積強大的粉絲受眾團體,拓展產業范圍及圈層,其帶來的經濟效益一度超過真人流量偶像。

      如今洛天依的地位,很大程度上源于其深諳偶像職能,將虛擬與現實連接,竭盡所能帶領后輩將中國虛擬偶像逐漸擴大至千億級市場規模,才有了耕耘多年的成熟虛擬偶像生態和全面爆發之勢。

      " 職能 " 與 " 氣質 " 差異

      洛天依出道后的四年所帶來的虛擬和現實的有效 " 連接 ",為產業擴容帶來巨大想象空間,開啟更廣闊的大眾舞臺,為虛擬偶像的未來拓展出更加多元化的產業鏈。

      但這種變現方式具有條件限制和無法打破的壁壘,催生了越來越多細分垂直化虛擬偶像誕生,急速擴大各類虛擬偶像職能和 " 氣質 " 上的差異。

      根據視覺效果,虛擬偶像的主要活動身份可以分為二次元和超寫實兩種類型。

      其中二次元包括音樂合成軟件擬人化歌手,如洛天依、樂正綾;以及由中之人實時扮演,主要做實時直播或產出娛樂視頻的 "VUP" 或 " 皮套人 " 的虛擬 UP 主及虛擬唱跳偶像。超寫實則傾向于以虛擬博主身份,大多開展與商業品牌營銷有關活動的虛擬人,主要活躍于圖文和短視頻形式。

      技術、目的和各自身份、價值的差異,導致虛擬偶像類型、職能分化日漸加大。超寫實類的虛擬博主商業性目的太強;虛擬歌手陷入單一化困局,虛擬 UP 主和唱跳偶像目前在價值和智能上取得了平衡,但整體仍穩定在圈層之中,除了 A-SOUL 以外,大多難以破圈。

      而從影響力和商業化腳步、業內外反饋來看,虛擬歌手的商業變現模式較為豐富,核心收入依靠 To B 代言聯名,其次為演出及衍生周邊收入。虛擬 UP 主的核心收入來源為直播打賞,其次為品牌推廣聯動,最為頭部的虛擬 UP 主會有衍生周邊和演出機會,但這兩部分的收入占比較低。超寫實虛擬偶像的核心商業模式集中在 To B 代言聯名,為品牌產出海報、視頻等宣傳物料并收取相應的代言費用和制作費用。

      各位虛擬偶像忙著商業化,忽略了虛擬偶像本身應該做到的三次元職能。基于此,從粉絲安全感角度來講,洛天依既遵守了偶像守則,也完全杜絕了中之人作妖的可能性,不會塌房,只要運營得當,無人能阻擋洛天依的鉆石路。

      有洛天依在前面打樣,后續出來的難免要被比較。

      自古以來,網紅和偶像的階級鄙視一直存在。虛擬偶像行業也是如此。而短視頻的加入使得戰局愈加混亂,推出的多個新人不像偶像級別的明星,反而更偏向于網紅,整體級別上不如洛天依。加之職能守則上的差異,洛天依至今無人能敵。

      跟不上 " 速度 "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詢)數據顯示,早期虛擬偶像技術層面和內容層面在國內尚未成熟,市場熱度較低,隨著虛擬偶像洛天依逐漸進入大眾視野,中國虛擬偶像市場開始吸引投資者關注。2018 年,人工智能技術得到質的飛躍,虛擬偶像市場進入新階段。2021 年起,隨著元宇宙概念火爆與二次元文化的不斷 " 泛化 ",為虛擬人市場注入新發展動力。

      同時,不可否認地是,雖然每年份額和用戶都在增長,但目前虛擬偶像在中國仍屬于小眾愛好,除了面向全民的虛擬歌手品類之外,大多數人對虛擬偶像仍然停留在完全不了解或僅是聽說過的程度。

      其余類型,虛擬 UP 主的打造模式和商業模式與網紅 MCN 高度相似,頭部效應極其明顯,主要受眾集中在泛二次元圈層。超寫實虛擬偶像憑借與真人相近的外形和鮮明的科技時尚感,在品牌營銷方面凸顯出較高的價值,運用超寫實偶像進行宣傳,能夠為品牌帶來較高的曝光度和認知度,更傾向于虛擬主播,受眾多為短視頻用戶。

      據幾位業內人士透露,當前市場用戶的習慣較趨于兩極分化,多向雜食和僅守單一圈層的用戶群體越來越多,各類虛擬偶像定位的不同,造就了當前受眾接受度延遲或無法徹底觸達的情況。只能在后續實踐中不斷探索和完善,促進虛擬人技術的快速發展,為虛擬人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好的環境。

      綜上,虛擬偶像發展機會雖多,但目前受眾增加速度依舊跟不上虛擬人產出速度,而大多虛擬人初始定位不同和初心偏頗,導致多個虛擬偶像無法上升高度,攬獲高階層受眾歡心。因此,在巨大的未開發藍海中,面向全民的洛天依仍舊占據著王者寶座。

      關鍵詞

      圖片新聞
      最近更新
      Copyright @ 2008-2023 www.npbk4zh.cn All Rights Reserved 首都青年網 版權所有
      文章采集互聯網,為了傳遞信息,如有出處與本站無關。 非本站原創,系由網友自助上傳或轉載、采編于其它媒體,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和看法,一切責任由發布者承擔,與本站無關!
      版權文章處理
      聯系方式:QQ  39 60 29 14 2 @qq.com  備案號:皖ICP備2022009963號-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