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吳燏函
消防通道堵塞、電動車飛線充電、隨手亂扔煙頭……剖析最近發生的幾起重大火災的原因,盡管表現各異,但歸根到底是漠視甚至輕視消防安全要求并違規操作。
“消防安全,全民參與”“提高四個能力”,這樣的標語并不少見;學習消防技能,參加消防演練,這樣的場景也不陌生。可以說,不管是政府層面,還是單位企業,以及普通百姓,近些年把對消防安全的重視提高到了一個新高度。然而,不管是消防主管部門的監督抽查,還是記者的明察暗訪,包括時不時發生的令人痛心的火災,都表明火災警示,在一定程度上能增強公眾的消防意識,但很難保持長久。
生活中,一些人喜歡議論大街上呼呼作響的消防車,總認為火災離自己很遠。令人擔憂的是,伴隨著樓宇的增高,商業賣場的增多,我們身邊的火災隱患也多了不少,隱患之所以沒轉化為火災,有些時候只是幸運而已?;馂氖鹿食F鹩凇凹毼ⅰ?,一個小小的煙頭就能將整個居民樓吞噬,一絲電火花可能就會引燃整個商場。如果放不下私心僥幸、變不了規則理念、摒不開“司空見慣”,把守護生命、暢通救援寄托于“一萬”,我們必將陷入用“血與火”的生命代價換取“厘米推進”的久耗。
每一起火災的引發,都是消防隱患“濤聲依舊”的映射。時刻繃緊消防安全這根弦,方能防患于未然。即將到來的“五一”國際勞動節人流、物流、車流增多,商業促銷活動集中,用火用電用氣量增加,人員密集場所、景區等火災風險處于高位。相關主體要采取“零容忍”的高壓態勢,及時檢查消除危及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各項火災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