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青年網 |
      • 手機客戶端
      • 微信
      您的位置:首頁 > 產經 > 正文
      深圳:打造宜居宜業宜游城市“幸福密鑰” 全球即時看
      來源: 2023-04-30 09:12:20

      讀特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3年4月30日訊(深圳特區報首席記者 秦綺蔚)伴隨2023年深圳設計周開幕,以及“20+8”產業設計走廊、“山海連城”城市設計走廊、百校煥新行動、城居新空間系列展示等豐富多彩的重點活動推出,公眾流連展場,透過一次次鮮活實踐,展望一個個美好愿景,感受設計賦能深圳率先走出一條超大型城市治理新路。

      “20+8”產業設計:


      【資料圖】

      創新燃點高質量發展動力

      2023年深圳設計周主會場門口,玫紅字體、銀色底座、半弧造型,“20+8”產業設計走廊醒目且充滿現代感。該展覽以設計為基礎,以跨界為方式,聚焦深圳“20+8”產業集群中的優秀企業,藝術化表達設計與產業之融合,呈現一個“設計綻放產業動能”的藝術連廊。

      20大科技創新產業集聚區,橫向充分對接國家高新區、自主創新示范區、高等教育等空間的布局,縱向重點銜接光明科學城、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等重點科創片區,有效支撐先進制造業的發展,凸顯創新驅動制造的作用。

      規劃設計引領,實體產業為基,“第一動力”聚能蓄力,2035年的深圳將鋪陳出旖旎的城市畫卷:形成一批集約高效、融合輻射、具有全球影響力和國內示范效應的先進制造業園區和科技創新產業集聚區,努力建成全球科技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標桿城市。

      “山海連城 公園深圳”:

      現代都市盡顯生態魅力

      “山海連城 公園深圳”是深圳作為先行示范區面向高品質、可持續發展的創新探索,是踐行“綠美廣東”生態建設的“深圳實踐”。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統籌藍綠資源與城市空間,把深圳最具代表性的海灣、山體、河流、湖泊、綠廊等,通過“一脊一帶二十廊”生態魅力骨架系統連接,實現城市5大片區20個公園群“山海城園”有機融合,營造通山、達海、貫城、串趣的生態游憩網絡。

      首個全線貫通的塘朗山-大沙河山海連廊,讓市民上可攀登至塘朗山極目閣、下可達深圳灣憑海臨風,屢獲生態、設計界大獎。鹽田半山公園帶,串聯起濱海棧道與濕地公園,瀑布、水庫、古村、港口、森林、燈塔圖書館星羅棋布……自然與城市如此親近地融入市民生活。

      按照“山海連城 公園深圳”規劃,山海連城、生態筑城、公園融城、人文趣城四大行動正穩步推進,三年內將逐步修復一批生態斷點、聯通多處生態廊道,將自然的公園形態與高度的城市文明有機融合。

      民生“七有”幸福標桿:

      設計提升城市品質溫度

      南山“百校煥新行動”,對福田“新校園計劃”迭代升級,融合山海城區風貌和人文歷史脈絡,分三年對南山區143所學校設計改造。目前,一期44所已完成設計、38所學校已完成改造提升。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近年來,深圳城市設計把打造民生“七有”幸福標桿放在首位,努力提升宜居宜業宜游的人居環境,完善公共配套設施,提升超大型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依托深港城市\建筑雙城雙年展,設計師們先后對華僑城創意園區、蛇口舊工業遺存、南頭古城、大萬世居、金威啤酒廠等“城市記憶”“工業肌理”更新改造,修舊如故、建新如舊,激活了城市空間升級與城市發展轉型。

      在前海合作區、深圳灣超級總部基地、香蜜湖新金融中心、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光明科學城等重點片區,在“新時代10+2文化設施”為代表的重大項目中,深圳形成了舉辦高規格高水平規劃設計國際咨詢的機制,打造了普利茲克獎、魯班獎等國際大咖群雄競逐的賽場,匯聚全球設計創意,勾勒出一處處融合生態之美、人文之蘊、創新之魂、科技之光的城市格局和建筑經典。

      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副局長丁強表示,“未來,深圳將持續加強規劃設計賦能產業發展、城市治理,著力優布局、提品質、塑形象,為‘設計之都’增光,為‘全球標桿城市’添彩。”

      關鍵詞

      圖片新聞
      最近更新
      Copyright @ 2008-2023 www.npbk4zh.cn All Rights Reserved 首都青年網 版權所有
      文章采集互聯網,為了傳遞信息,如有出處與本站無關。 非本站原創,系由網友自助上傳或轉載、采編于其它媒體,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和看法,一切責任由發布者承擔,與本站無關!
      版權文章處理
      聯系方式:QQ  39 60 29 14 2 @qq.com  備案號:皖ICP備2022009963號-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