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張,你家的環境衛生保持得很好,就要這樣一直堅持起喲。”黃世友趁著早上村民還沒有出門干活的時間,逐戶查看環境衛生,并給予肯定和鼓勵。黃世友是自貢市富順縣板橋鎮張壩村慶余寶小院的院落長,該鎮像黃世友這樣的院落長共有16名,他們在文明新風倡導、群眾意見收集、民事糾紛調解、政策法規宣傳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走進慶余寶小院,映入眼簾的是家風家訓、宣傳展板、小院廣場,以及正在小院廣場健身的附近村民。整個小院環境干凈、舒適、溫馨,一片欣欣向榮的和諧景象。
這只是板橋鎮打造鄉情小院、推行民主自治的一個縮影。
【資料圖】
近兩年,板橋鎮以張壩村慶余寶小院為示范點,串聯輻射全鎮各村各院落,緊緊圍繞“一村一院落”“一院一主題”的總要求,探索引導院落自治,形成了有效的共建共管共治共享治理新格局,走出了一條鄉情小院自治助推鄉村治理的新路子。
設立院落長和院落管家 黨支部迎來好幫手
該鎮吳山村綜合群眾意愿、人居環境等因素,選定較為集中的10-20戶作為一個小院。考慮大家的年齡結構、身體素質、能力水平等因素,通過“群眾推選、村上任命”的方式,每個院落擇優選聘1名院落長、2名院落管家,負責院落的日常管理。
“我們村常駐人口大概是2254人、1068戶,選取了群眾比較集中的花灘子小院率先開展鄉情小院自治,推選的院落長和院落管家,增強了村里服務群眾、化解矛盾的力量,許多人有了責任也就有了積極性,小院的事變成了自己的事,我們的工作推進也更順利了。”吳山村副支書程彬講到。
評選優秀榜樣模范 你追我趕爭當先進
在鎮村的指導下,該鎮萬民村大壩子大院積極開展“衛生家庭”“好兒女”等文明評比工作,院落長和院落管家引導院落每戶簽訂承諾書,人人參與文明創建活動,院內設置積分欄,一戶一積分欄,每月進行打分評比,讓大家的行為看得見摸得著,引導群眾進行自我規范,向先進學習,營造出人居環境和文明家風“人人關注、人人愛護、人人營造”的良好氛圍。月積分靠前的,優先推薦參與全縣、全鎮的文明戶、最美家庭評比,月積分排在末位的,由院落長談話提醒,院落內群眾共同監督整改。
“自從我們開展了評比后,家風家教、環境衛生、鄰里關系就是明面上看得見的東西了,大家都拉不下面子,怕排在最后被笑話,都你追我趕,一個勁地往好的方面發展。現在我們院子的環境變好了,鄰里間的關系變好了,生活也更順心了。”萬民村大壩子大院院落長李正富說。
開展文化健身活動 提升群眾幸福指數
在該鎮吳廟村的“張壩屋基”鄉情小院內,群眾歡聚,喜氣洋洋,開展起了擠氣球、跳單繩、顛乒乓球等妙趣橫生的趣味運動,展現出新時代農民健康向上、充滿活力的精神面貌。而在天臺村的周垇小院內,也聚滿了前來觀看紅色教育片《上甘嶺》的群眾。公益電影的播映,豐富了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將紅色文化、愛國情懷植根于群眾心中,營造出和諧的小院氛圍。
在該鎮其它的鄉情小院內,也相繼舉辦了文化表演、體育健身等一系列內容新穎、形式多樣的活動,豐富了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群眾的幸福指數得到了不斷提升。
據悉,板橋鎮將持續推進“鄉情小院”建設,堅持以黨建為引領,以鄉情為紐帶,以自治為基礎,劃小治理單元,引領鄉村自治,構建共建共治共享基層治理格局,有效激發群眾參與意識、暢通群眾參與渠道、提升群眾參與能力,切實解決鄉村治理困境,逐步健全黨組織領導的“三治融合”鄉村善治體系,暢通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米”,不斷夯實黨的執政根基。(劉雨杰、許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