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青年網(wǎng) |
      • 手機客戶端
      • 微信
      您的位置:首頁 > 產(chǎn)經(jīng) > 正文
      今日聚焦!萬里夕陽垂地大江流運用什么手法(萬里夕陽垂地大江流)
      來源: 2023-05-11 14:38:03

      萬里夕陽垂地大江流運用什么手法,萬里夕陽垂地大江流這個很多人還不知道,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相關資料圖)

      1、描繪的景色是:萬里的長江在夕陽下流去,這里寫的是秋季在南京西城門樓看夕陽下的長江。

      2、風格通過一個“清秋”和“萬里夕陽垂大地”基本奠定是一個悲情調(diào)。

      3、《相見歡》是北宋時期朱敦儒創(chuàng)作的一首詞,北宋滅亡,改變了許多文人的命運,轉換了他們的情思,也使愛國成為了南宋時代詩詞創(chuàng)作的主旋律。

      4、金陵城上西樓,倚清秋。

      5、萬里夕陽垂地大江流。

      6、中原亂,簪纓散,幾時收?試倩悲風吹淚過揚州。

      7、譯文在金陵城(今南京)里獨自登上西樓,倚樓觀看清秋時節(jié)的景色,看著萬里的大江在夕陽下流去。

      8、中原大亂,達官貴族們紛紛逃散,什么時候收復國土?請悲傷的風把我的淚吹到揚州吧。

      9、擴展資料這首詞一開始即寫登樓所見。

      10、在詞人眼前展開的是無邊秋色,萬里夕陽。

      11、秋天是冷落蕭條的季節(jié)。

      12、宋玉在《九辯》中寫道:“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

      13、”杜甫在《登高》中也說:“萬里悲秋常作客。

      14、”所以古人說“秋士多悲”。

      15、當離鄉(xiāng)背井,作客金陵的朱敦儒獨自一人登上金陵城樓,縱目遠眺,看到這一片蕭條零落的秋景,悲秋之感自不免油然而生。

      16、又值黃昏日暮之時,萬里大地都籠罩在懨懨的夕陽中。

      17、“垂地”,說明正值日薄西山,余暉黯淡,大地很快就要被淹沒在蒼茫的暮色中了。

      18、這種景物描寫帶有很濃厚的主觀色彩。

      19、王國維說:“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

      20、”朱敦儒就是帶著濃厚的國亡家破的傷感情緒來看眼前景色的。

      21、他用象征手法使人很自然地聯(lián)想到南宋的國事亦如詞人眼前的暮景,也將無可挽回地走向沒落、衰亡。

      22、作者的心情是沉重的。

      23、下片忽由寫景轉到直言國事,似太突然。

      24、其實不然。

      25、上片既已用象征手法暗喻國事,則上下兩片暗線關連,意脈不露,不是突然轉折,而是自然銜接。

      26、“簪纓”,是指貴族官僚們的帽飾。

      27、簪用來連結頭發(fā)和帽子;纓是帽帶。

      28、此處代指貴族和士大夫。

      29、中原淪陷,北宋的世家貴族紛紛逃散。

      30、這是又一次的“衣冠南渡”。

      31、“幾時收?”這是作者提出的一個無法回答的問題。

      32、這種“中原亂,簪纓散”的局面何時才能結束呢?表現(xiàn)了作者渴望早日恢復中原,還于舊都的強烈愿望,同時也是對朝廷茍安旦夕,不圖恢復的憤慨和抗議。

      33、結句“試倩悲風吹淚過揚州”。

      34、悲風,當然也是作者的主觀感受。

      35、風,本身無所謂悲,而是詞人主觀心情上悲,感到風也是悲的了。

      36、風悲、景悲、人悲,不禁潸然淚下。

      37、這不只是悲秋之淚,更重要的是憂國之淚。

      38、作者要倩悲風吹淚到揚州去,揚州是抗金的前線重鎮(zhèn),國防要地,這表現(xiàn)了詞人對前線戰(zhàn)事的關切。

      本文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鍵詞

      圖片新聞
      最近更新
      Copyright @ 2008-2023 www.npbk4zh.cn All Rights Reserved 首都青年網(wǎng) 版權所有
      文章采集互聯(lián)網(wǎng),為了傳遞信息,如有出處與本站無關。 非本站原創(chuàng),系由網(wǎng)友自助上傳或轉載、采編于其它媒體,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和看法,一切責任由發(fā)布者承擔,與本站無關!
      版權文章處理
      聯(lián)系方式:QQ  39 60 29 14 2 @qq.com  備案號:皖ICP備2022009963號-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