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2023年第一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回應了貨幣政策取向、通脹走勢、硅谷銀行破產事件、房地產市場等市場關注的熱點話題。
圖片來源:人民銀行網站
報告指出,穩健的貨幣政策要精準有力,總量適度,節奏平穩,搞好跨周期調節,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保持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同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
(資料圖)
關注物價走勢邊際變化:當前我國經濟沒有出現通縮
對于物價運行,報告認為,未來幾個月受高基數等影響,CPI將低位窄幅波動。今年5-7月CPI還將階段性保持低位,主要受去年同期CPI漲幅基本在2.5%左右的高基數影響。但要看到,隨著基數降低,特別是政策效應將進一步顯現,市場機制發揮充分作用,經濟內生動力也在增強,供需缺口有望趨于彌合,預計下半年CPI中樞可能溫和抬升,年末可能回升至近年均值水平附近。
報告強調,當前我國經濟沒有出現通縮。通縮主要指價格持續負增長,貨幣供應量也具有下降趨勢,且通常伴隨經濟衰退。我國物價仍在溫和上漲,特別是核心CPI同比穩定在0.7%左右,M2和社融增長相對較快,經濟運行持續好轉,不符合通縮的特征。中長期看,我國經濟總供求基本平衡,貨幣條件合理適度,居民預期穩定,不存在長期通縮或通脹的基礎。
著力支持擴大內需,為實體經濟提供有力、穩固支持,兼顧短期和長期、經濟增長和物價穩定、內部均衡和外部均衡,提升支持實體經濟的可持續性。關注物價走勢邊際變化,引導穩定社會預期,支持構建糧食、能源等保供穩價體制機制,保持物價水平基本穩定。
保持利率水平合理適度有效帶動激發民間投資
“利率是資金的價格,對宏觀經濟均衡和資源有效配置具有重要導向作用。”報告認為,作為反映資金稀缺程度的信號,利率與勞動力工資、土地地租一樣,是重要的生產要素價格。利率的高低直接影響老百姓的儲蓄和消費、企業的投融資決策、進出口和國際收支,進而對整個經濟活動產生廣泛影響。
近年來,在市場利率整體下行的帶動下,實際貸款利率明顯降低,有效支持了實體經濟發展。央行最新披露數據顯示,2023年3月,新發放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4.34%,其中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3.95%,均處于歷史低位。
展望下階段,人民銀行稱,將繼續深化利率市場化改革,完善央行政策利率體系,持續發揮貸款市場報價利率改革效能,發揮存款利率市場化調整機制的重要作用,保持利率水平合理適度。
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聚焦重點、合理適度、有進有退”,保持再貸款再貼現工具的穩定性,運用好實施期內的階段性工具,為普惠金融、科技創新、綠色發展等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提供有力支持。
持續發揮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的作用,增強政府投資和政策激勵的引導作用,有效帶動激發民間投資。
關于硅谷銀行事件:總結反思經驗教訓
報告指出,我國金融機構對硅谷銀行風險敞口小,硅谷銀行破產對我國金融市場影響可控。當前我國金融體系運行穩健,金融業總資產中占比超過90%的銀行業總體穩定,絕大多數銀行業金融機構處于安全邊界內,銀行業總資產中占比約七成的24家大型銀行一直保持評級優良。
同時,報告指出,對硅谷銀行事件的經驗教訓也要總結反思,包括貨幣政策應避免大放大收;中小金融機構的監管應重視;處置金融風險要迅速且強力;銀行資產負債結構的穩定性應關注。
展望下一步,報告提出,金融管理部門將持續強化金融穩定保障體系建設,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一是加快推進金融穩定法制建設,推動金融穩定法出臺,健全市場化、法治化金融風險處置機制。二是加強金融風險監測、預警,充分發揮存款保險制度的早期糾正和市場化風險處置平臺作用。三是不斷充實金融風險處置資源,完善金融穩定保障基金管理機制,與存款保險基金和相關行業保障基金雙層運行、協同配合,共同維護金融穩定與安全。
關于貨幣政策:精準有力總量適度
對于下階段貨幣政策取向,報告指出,保持貨幣信貸總量適度、節奏平穩。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保持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與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
引導金融機構把握好信貸投放節奏和力度,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滿足實體經濟有效貸款需求,增強信貸總量增長的穩定性和可持續性,有力支持實體經濟健康良性發展。密切關注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和主要央行貨幣政策變化,加強對流動性供求形勢和金融市場變化的分析監測,靈活開展公開市場操作,進一步提高操作的前瞻性、靈活性和有效性。
在結構性貨幣政策方面,報告提出,結構性貨幣政策聚焦重點、合理適度、有進有退。保持再貸款、再貼現政策穩定性,繼續對涉農、小微企業、民營企業提供普惠性、持續性的資金支持。實施好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工具,提升小微企業的金融服務水平,支持穩企業保就業。實施好碳減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專項再貸款,支持符合條件的金融機構為具有顯著碳減排效益的重點項目和煤炭煤電的清潔高效利用提供優惠利率資金。繼續實施普惠養老、交通物流等專項再貸款政策,推動房企紓困專項再貸款和租賃住房貸款支持計劃落地生效。
關于宏觀經濟:經濟延續復蘇態勢有諸多有利條件
在宏觀經濟展望方面,報告指出,經濟延續復蘇態勢有諸多有利條件。
具體而言,一是居民收入增長有所恢復,消費場景改善,消費傾向回升,就業形勢總體穩定,內需潛力將進一步釋放。二是重大項目建設加快推進,基建投資繼續發揮穩增長重要支撐作用,制造業技術改造投資力度加大,房地產走穩對全部投資的下拉影響也會趨弱。三是我國產業鏈供應鏈齊全,配套能力強,出口仍具備結構性優勢。四是已出臺政策措施持續顯現成效,積極的財政政策加力提效,穩健的貨幣政策精準有力,服務實體經濟力度加大,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高質量發展營造了適宜環境。
“總體看,我國經濟運行有望持續整體好轉,其中二季度在低基數影響下增速可能明顯回升,為順利實現全年增長目標打下堅實基礎。”報告指出。
來源:央行報告、中國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