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參考消息網5月18日報道《俄羅斯報》網站5月17日刊發一篇文章,題為《在基輔的美國“愛國者”難自保》,作者是謝爾蓋·普季奇金。文章摘編如下:
盡管有關烏克蘭軍隊損失的新聞信息會受到最嚴苛的審查,但很多“電報”頻道仍在轉發烏首都基輔的軍事設施遭遇密集導彈襲擊的視頻。有消息稱,在基輔的美國“愛國者”防空系統被摧毀,俄國防部也證實了此事。
就在不久前,全球不少媒體(尤其是烏克蘭媒體)報道稱,俄羅斯的“匕首”高超音速導彈被部署于基輔市內的“愛國者”防空系統擊落。基輔市長克利奇科甚至還與被“摧毀”的“匕首”導彈的殘骸合影留念。但它很快便被斥為假新聞。專家給出了充分依據,說明為何“愛國者”不能擊落“匕首”,反倒容易被后者命中,這回便是如此。
要追蹤體積小且以高超音速飛行的導彈,“愛國者”的雷達系統需在相當長的時間內開足馬力工作,這勢必導致其所處位置暴露,遭受猛烈打擊。
從“電報”頻道上轉發的照片中可以看到,16日凌晨,當俄羅斯發動大規模密集空襲時,“愛國者”系統也在積極工作。也就是說,它的雷達同樣處于最大功率運轉狀態。有意思的是,它所發射的一些導彈很快就脫離軌道,打到了居民樓。目前并未報道有多少俄羅斯導彈被它擊落,倒是能看到“愛國者”本身已被“匕首”擊中,正在爆炸燃燒。
先是“愛國者”的雷達被Kh-31PM反雷達導彈摧毀,而后再由“匕首”命中發射裝置,此次行動完全稱得上“星際空襲”,基輔的防空系統不得不同時應對若干種導彈和飛機的襲擊。俄羅斯轟炸機沒有進入基輔的防空區,執行襲擊任務的是各種自殺式無人機和“口徑”“匕首”等導彈。有消息稱,此次打擊的主要目標便是基輔的防空系統,它由北約國家提供的大量導彈組成。
“愛國者”防空系統的雷達很可能是被反雷達導彈Kh-31PM摧毀的,后者在全球同類導彈中屬于執牛耳者。
Kh-31PM能從數百公里之外發射,可自行找到目標,通過防空雷達的無線電輻射,進行精確瞄準。它的特殊之處恰恰在于自主搜索目標,掃描地表大片區域。此類導彈可以密集發射。如果通過若干搭載工具同時發射,可壓制相當大面積地區的防空系統。值得一提的是,Kh-31PM可用于對付任何類型的雷達,包括北約的所有現代化雷達。此次對基輔的空襲或許就是如此。
可以推測,實施第一批次打擊的是無人機和干擾導彈。它們迫使烏方防空系統的所有雷達都轉入滿負荷、長時間的工作模式。如此一來,它們便淪為Kh-31PM的瞄準目標。摧毀確保防空系統正常工作的雷達具有決定性意義,這讓防空導彈系統成為瞎子,從而被“口徑”和“匕首”摧毀。
基輔的防空系統可能已經化為烏有,至少在短時間內如此。它的重建需要時間和不菲的物質與財政資源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