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津云新聞訊:5月24日,天津市“十項行動”見行見效主題系列第六場新聞發布會,即“十項行動·濱海新區高質量發展支撐引領行動方案”新聞發布會召開。會上,天津市商務局黨組書記、局長,天津自貿試驗區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孫劍楠就天津自貿試驗區創新發展情況作簡要介紹。
據了解,天津自貿試驗區設立8年以來,始終堅持以制度創新為核心,以可復制可推廣為基本要求,累計實施制度創新措施581項,向全國復制推廣38項試點經驗和實踐案例,發揮了創新“試驗田”作用。“截至2022年底,區內市場主體累計達8.2萬戶,超過自貿試驗區成立前3倍;新設外商投資企業近4000家,累計實際使用外資144.25億美元,年均實際利用外資額占全市的40%左右;稅收收入年均增速超5%。天津自貿試驗區用占全市1%的土地,吸引了全市5%以上的市場主體,貢獻了全市14%左右的稅收收入和30%左右的進出口總額。”孫劍楠說。
在改革創新引領下,天津自貿試驗區培育了一批具有天津特色、全國領先的產業。租賃持續全國領先,截至2022年底,區內各類租賃企業超過4000家,租賃資產規模超1.4萬億元,其中跨境租賃資產1100億美元,約占全國80%。累計完成2109架飛機、164臺發動機、470艘船舶和71座海工平臺租賃業務。商業保理上升勢頭強勁,自貿試驗區區內共有各類保理企業近500家,總資產超過2500億元,連續多年領跑全國,發放貸款總額近2200億元,一大批行業龍頭保理企業入駐。保稅業態不斷拓展,十余家企業獲批開展保稅維修業務,產品品類已涵蓋航空航天、工程機械、船舶等多個品類。汽車產業蓬勃發展,平行進口汽車持續領跑全國,2022年累計進口平行汽車約3.5萬輛,占全國進口平行汽車進口總量超七成;二手車出口快速發展,區內共有10家企業獲得二手車出口資質,2022年出口二手車5500輛,同比增長近7倍,出口金額1.4億美元,位列全國第三;網絡貨運加速聚集,獲批開展智能集裝箱卡車道路測試,截至2022年底,22家企業獲得成品油電子商務零售試點資質,累計實現銷售額超26億元。生物醫藥創新發展,累計批準臨床急需進口藥品12個批次、4個品規,助力國內第一款自主知識產權CAR—T產品進入上市流程。
“下一步,天津自貿試驗區將牢記‘為國家試制度,為地方謀發展’使命,全面實施自貿試驗區提升戰略,穩步擴大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以‘五個自由便利、一個安全有序流動’為牽引深化集成改革創新,推進創新經驗復制推廣,更大力度服務濱海新區高質量發展。”孫劍楠表示。(津云新聞記者 陳汝寧 攝影 戴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