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青年網(wǎng) |
      • 手機客戶端
      • 微信
      您的位置:首頁 > 產(chǎn)經(jīng) > 正文
      橫斷山區(qū)高山花卉調(diào)查|活動報名
      來源: 2023-05-28 02:42:58

      橫斷山區(qū),是青藏高原自然條件最復雜、自然資源最豐富的地區(qū)之一,這里有中國最完整的垂直自然帶和保留最完好的原生生態(tài)系統(tǒng),是瑰麗的植物殿堂,存在著極為豐富的植物群。


      (相關(guān)資料圖)

      此區(qū)域擁有豐富的野生高山花卉資源,珙桐、綠絨蒿、杜鵑花、百合、報春花等多種花卉植物的絕世容顏為西方園藝界所傾倒,吸引著許多植物研究者前仆后繼。本次野外考察,我們將在植物學家的帶領下,開展重點保護野生植物資源的本底調(diào)查,去探尋橫斷山區(qū)五彩斑斕的植物王國。

      ▲攝影/王建軍

      考察課題

      1

      橫斷山區(qū)野生植物資源調(diào)查與影像記錄;

      2

      珍稀植物物種調(diào)查,了解重點保護野生植物資源的現(xiàn)實狀況及其動態(tài)變化;

      3

      重走威爾遜之路,參照老照片,于原機位進行拍攝,通過對比新老照片,記錄生態(tài)環(huán)境的百年歷史變遷。

      考察區(qū)域介紹

      橫斷山區(qū)是我國獸類、鳥類以及植物種類最豐富的區(qū)域,也是全球36個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qū)之一。縱橫交錯的高山、深谷、大河及復雜的地理和氣候條件,讓橫斷山區(qū)為不同類群的生物提供了適宜的生境,從而使這里成為了生物物種分化理想場所,有著極高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多樣性、物種多樣性和遺傳多樣性。

      ▲攝影/呂玲瓏

      橫斷山區(qū)的高山野生花卉資源異常豐富,多達數(shù)千種。主要觀賞花有杜鵑、報春、龍膽、蘭、綠絨蒿、百合、木蘭等。每年3月到10月,當各種高山花卉競相綻放之時,從海拔1000米的河谷到5000米的高山,絢麗多姿的花色將那里裝點成一個五彩斑斕的世界,猶如一個天然大花園。

      ▲紫花雪山報春 攝影/牛洋

      一百多年前,英國植物學家亨利·威爾遜曾多次來到中國帶隊穿越橫斷山區(qū)眾多鮮為人知的秘境。他多次深入貢嘎山、巴朗山、岷江河谷、黃龍等地,考察野生植物資源并采集標本和種子,并將在這里采集到的全緣葉綠絨蒿、海仙報春、岷江百合、黃花杓蘭等上百種野生花卉引種到西方國家,使西方的花園和植物園出現(xiàn)了一種“喜馬拉雅花園”現(xiàn)象。同時,威爾遜還拍下大量圖片,記錄了當時的自然地貌和風土人情,并出版了影響世界園藝史的《中國——園林之母》一書。

      ▲亨利·威爾遜(1876-1930):英國人,20世紀初期著名自然學家、植物學家、探險家、作家,曾任美國哈佛大學植物研究所所長。西方中上階層家喻戶曉的傳奇人物,被譽為“一位最成功的植物涉獵者”。

      由威爾遜帶到西方并栽培成功的植物,后來都成為了西方園林植物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許多原生于中國的植物,成為了西方園林中成千上萬園藝花卉品種的祖先。由此,西方園藝學家也得出了中國是“中央花園”這一結(jié)論。

      ▲威爾遜(中)出生在英國一個貧窮的鐵路工人家庭,13歲時便輟學到一家苗圃當了一名學徒花工,從此與植物結(jié)下不解之緣。

      威爾遜在他的著作中給予了中國極高評價:“在整個北半球溫帶地區(qū)的任何地方,沒有哪個園林不栽培數(shù)種來自中國的植物。”威爾遜切身體會到了世界園林藝術(shù)深深受惠于中國的原生花卉,因此盛贊中國為“園林之母”。

      ▲ 威爾遜雇傭的向?qū)Ш椭参锊杉瘓F隊

      一百多年前,威爾遜之路是一條植物采集之路。

      一百年之后,這是一條見證中國西部百年變遷的路。

      ▲攝影/王建軍

      隨隊專家

      鞠文彬

      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員,植物標本館組員,從事植物多樣性和報春花屬植物研究。近年來參加了科技部西南極小種群植物調(diào)查、川藏鐵路植物多樣性調(diào)查、四川省資源植物收集、藏東南生物多樣性調(diào)查評估、康定野生植物資源調(diào)查、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考、西藏植物調(diào)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目前發(fā)表新種6個,論文15篇,主編書籍1部,參編書籍1部。

      活動亮點

      01

      追尋百年歷史——重走威爾遜之路

      自1899年至1911年,威爾遜在長達12年的時間里曾多次來到中國,3次進入橫斷山區(qū)進行考察。其足跡遍及四川、云南、重慶、湖北等地,尤其在四川境內(nèi)的搜集范圍最廣、持續(xù)時間最長。

      ▲攝影/王建軍

      威爾遜在康定山區(qū)尋找全緣葉綠絨蒿時,先后從川北和川西的深山野谷里到達打箭爐、松潘等地,期間收獲了成片金黃的全緣葉綠絨蒿和紅花綠絨蒿。

      ▲全緣葉綠絨嵩開花期為5—8月,生長于海拔3500~4600米的礫石坡、流石灘和高山草甸。在1903年由威爾遜在康定縣雅家埂采集種子,引入西方國家后,被稱為美麗的黃色罌粟花。攝影/牛洋

      威爾遜在《中國——園林之母》一書中記述到,當他走到海拔4520米的巴郎山埡口,他看見“華麗的全緣葉綠絨蒿,開著巨大的、球形的、內(nèi)向彎曲的黃花,在山坡上盛開,綿延幾英里。千萬朵絕無倫比的綠絨蒿,2~2.5英尺高的、聳立在其它草本之上,呈現(xiàn)一片景觀宏大的場面。”

      ▲單葉綠絨蒿

      當年威爾遜所見的,究竟是怎樣一個壯觀的場面?他在中國都經(jīng)歷過什么?一百多年后,我們將跟隨中國植物學家一起,再次走進這片山野里……

      ▲攝影/呂玲瓏

      02

      尋訪珍稀高山野生花卉

      在第四紀冰期前后,青藏高原上的很多物種遵循了“冰期生境收縮,冰期后擴張”模式,得以在高原臺面上殘存,從而在冰川退去后,再次向四外擴張、演化。

      獨特的地理環(huán)境孕育出了許多獨一無二的的珍稀花卉,無數(shù)以前從未被發(fā)現(xiàn)的珍寶,隨著植物獵人的到來,從橫斷山區(qū)走出深山,走向世界。

      ▲圖1為西藏杓蘭,圖2為全緣葉綠絨蒿,圖3為猴頭菌,圖4為多刺綠絨蒿。攝影/楊楠

      全球共有 綠絨蒿屬 植物 49種,絕大多數(shù)都分布在東亞(僅1種產(chǎn)于西歐),我國共有38種,并集中分布于西南的喜馬拉雅和橫斷山區(qū),可謂當之無愧的“喜馬拉雅藍罌粟故鄉(xiāng)”。

      ▲總狀綠絨嵩 攝影/牛洋

      我國有 龍膽屬 植物 近250種(全球約400種),其中大多集中于西南山區(qū)。龍膽因其味道極苦,如同苦膽,所以得名,自古以來就被當作重要的中草藥,用于治療骨間寒熱。

      ▲七葉龍膽 攝影/牛洋

      從海拔1800米的低熱河谷到4900米的高寒冰雪地帶,都可以看到不同的 杜鵑花屬 植物 。為了適應不同的環(huán)境,它們的外形由喬木到灌木,最后變成了匍匐在地的灌叢,開花季節(jié)也隨著不同的海拔高度而變化。

      用“花團錦簇”這個詞來形容花季里的杜鵑花最為恰當,這些花團的色彩從白色、黃色直到桃紅、血紅,把整個高原山地涂抹得五彩繽紛。

      ▲多變杜鵑 攝影/牛洋

      03

      助力珍稀花卉資源本底調(diào)查

      我們將深入林區(qū),對高山埡口、針葉闊葉混交林、亞熱帶闊葉林等植被類型和生態(tài)系統(tǒng)進行考察,了解當?shù)氐纳锒鄻有耘c野生珍稀瀕危植物保護和繁育現(xiàn)狀,并開展珍稀植物資源本底調(diào)查。

      ▲攝影/江珊

      04

      開展植物資源調(diào)查與影像記錄

      我們通過野外考察的方式,觀察植物的外觀特征及生長環(huán)境等,并對所調(diào)查植物的物種名稱、植物學分類、原產(chǎn)地、生長習性等進行記錄,對橫斷山區(qū)植物資源進行初步了解。還將用影像記錄它們的生長環(huán)境,同時記錄沿途具有代表性的高山花卉。

      ▲攝影/牛洋

      行程介紹

      Day1 |成都

      成都集合。

      Day2 | 成都—海螺溝

      早餐后乘車前往海螺溝,從海拔200米上升到海拔2000多米。在起伏的川藏公路上,一路可以欣賞到豐富多彩的森林類型。植被帶呈現(xiàn)出由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到溫帶落葉闊葉林再到針葉林的變化。我們將在海螺溝考察保存較完好的第四紀古冰川遺跡、溫泉群以及完整的垂直自然植被帶譜,深度體會豐富的生物多樣性。

      Day3 |海螺溝—折多山—新都橋

      考察分布在 折 多山地區(qū)的礫石坡地上的矮生杜鵑(H<20厘米)和其他灌木叢,以及廣泛分布的檜屬、小檗屬、綠絨蒿屬、龍膽屬、馬先蒿屬、風毛菊屬、紅景天屬、銀露梅和其他橫斷山區(qū)的典型植被。

      Day4 |新都橋—黑石城—貢嘎山西坡—新都橋

      考察海拔4500米左右的流石灘和高山草甸植被,尋找全緣葉綠絨蒿,欣賞貢嘎山主峰。

      考察貢嘎山西坡的亞高山針葉林帶、高山灌叢草甸帶及高山流右灘稀疏植被帶。

      Day5 | 新都橋—丹巴

      考察塔公寺沿線的河流、草原、森林、山體、寺廟、藏房建筑和濃郁的藏鄉(xiāng)風情。

      考察八美變質(zhì)石林,大致分為尖棱狀、城墻狀、柱狀、槽狀、金字塔狀、刀刃狀等。不同形態(tài)的石林,代表著石林的不同發(fā)育階段。

      Day6 |丹巴—小金—日隆—臥龍—都江堰

      考察海拔2000米左右的干熱河谷植被,生長于河谷干旱灌叢的優(yōu)勢種有清香木、白刺花、鞍葉羊蹄甲、云南土沉香、蕕屬、角蒿屬、綿棗兒等。沿巴朗山考察豐富的高山花卉,如紅花綠絨蒿、巴朗山綠絨蒿、阿墩子龍膽、長鞭紅景天等。

      Day7 |都江堰—成都機場

      成都解散

      活動詳情

      ·

      活動時間:

      2023年7月3日—9日(7天)

      ·

      活動地點:

      四川

      ·

      活動費用:

      15800元/人

      (中國國家地理科學考察會員享9.8折)

      ·

      活動組織方:

      中國 國家 地理科學考察部

      費用說明

      ·

      費用包含:

      活動全程食宿、保險、科考環(huán)節(jié)、露營裝備、后勤保障等相關(guān)費用

      ·

      費用不含:

      往返的大交通費用

      不可預見和個人因素所產(chǎn)生的費用

      報名方式

      ·

      微信報名:

      點擊下方 “ 微信小程序 ” ,填寫提交個人信息,我們會在接到信息后及時與您電話聯(lián)系,引導您完成報名。

      ·

      咨詢電話:

      中國國家地理科學考察部

      010-64851539;010-64852136

      (工作日9:00-18:00)

      活動聯(lián)系人:徐佳 13439633022

      客服微信號:cngexpedition

      參考文獻:

      [1] 牛洋. 驚艷高山之巔 [J].博物, 2022(05).

      - END-

      文字編輯 | 陳銳

      微信編輯 | 李玥彤

      插圖設計 | 常迪

      關(guān)鍵詞

      圖片新聞
      最近更新
      Copyright @ 2008-2023 www.npbk4zh.cn All Rights Reserved 首都青年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文章采集互聯(lián)網(wǎng),為了傳遞信息,如有出處與本站無關(guān)。 非本站原創(chuàng),系由網(wǎng)友自助上傳或轉(zhuǎn)載、采編于其它媒體,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和看法,一切責任由發(fā)布者承擔,與本站無關(guān)!
      版權(quán)文章處理
      聯(lián)系方式:QQ  39 60 29 14 2 @qq.com  備案號:皖ICP備2022009963號-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