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是國家賦予天津的光榮使命。5月29日,天津市十八屆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通過了《天津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促進和保障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決定》的出臺,對于推動天津在全國率先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促進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資料圖】
聚焦“國際”視野 聚集優質消費資源
打造消費地標方面,《決定》明確推動高標準建設海河國際商業中心、文化中心標志區等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大型商圈,鼓勵建設智慧商圈。圍繞河、海、洋樓、古鎮古街等本市特色自然人文資源亮點,打造一批彰顯城市特色的消費名片。
推動消費國際化方面,明確發揮自貿試驗區制度創新、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等政策作用,發展郵輪經濟、保稅經濟等跨境消費,打造全球商品貿易基地。
引育消費品牌方面,明確積極引進進口汽車等產業鏈、中高端國際消費品牌,促進名品名店進津發展首店經濟;深入開展振興消費品老字號行動,打造更多優質農業品牌。
緊扣“消費”主題 促進重點領域消費
文旅消費方面,《決定》明確深入挖掘和利用大運河、長城等歷史文化資源,支持開發打造旅游精品項目和路線;建設文化休閑街區、藝術街區、特色書店、劇場群、文化娛樂場所群,打造文化消費集聚區。
體育消費方面,明確推動體育健身、賽事展覽、運動培訓、電子競技等相關產業發展,支持承辦國際一流賽事,打造國際賽事品牌。
康養消費方面,明確推進健康產業發展示范區建設,構建以中老年康養為重點的康養消費服務體系。
會展消費方面,明確推進北方會展之都建設,充分利用國家會展中心(天津)等展館資源,積極培育數字經濟、裝備制造、人工智能等領域的展會項目。
時尚消費方面,明確支持舉辦購物、文化、創意、設計、動漫等領域的標志性活動,發展首發經濟、夜間經濟,引育時尚消費活動。
數字消費方面,明確本市完善“互聯網+”消費生態體系,鼓勵商業街區、旅游景區、居民社區布局智慧門店。
突出“中心”功能 發揮服務和輻射帶動作用
天津市加強與北京市、河北省及其他地區在文化旅游、健康養老、消費品牌、優勢產業、政務服務、交通運輸、物流配送等方面的合作交流,發揮服務和輻射帶動作用,推進京津冀區域消費市場共建、消費資源共享。
推進北方國際航運樞紐建設,構建面向全球、貫通“三北”、便捷高效的運輸網絡,增強消費品集散和配置能力,提升口岸服務輻射功能,打造服務京津冀、輻射“三北”的進口消費品供給平臺。
優化消費環境 明確促進消費發展的支持和保障措施
規劃布局方面,《決定》明確支持閑置商業載體、老舊工業廠區、傳統百貨在符合規劃前提下改造為文創園區、商業街區、體驗中心、綜合體等新型消費載體。
交通便利方面,明確優化機場、火車站、汽車客運站等交通樞紐與商圈、商業街區、標志性景點等消費載體的交通對接。
消費舒適便利方面,明確推動發展品牌連鎖便利店和自助售賣服務,增加全天營業的便利店、藥店和高端酒店、精品商務連鎖酒店、文化主題酒店、精品民宿等市場供給。
消費者權益保護方面,明確推動商業、景區、客運等窗口行業提升服務質量,健全消費維權機制和投訴快速反應及處理反饋機制,營造誠實守信、服務至上、放心滿意的消費市場環境。
營商環境方面,明確加強消費載體用地保障,降低商業用地、物流等企業經營成本;鼓勵有條件的街區、公園等場所開展節假日步行街、周末大集、特色夜市、休閑文體等促進消費活動,優化大型群眾性活動安全許可流程。(天津日報 記者徐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