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鵝口瘡通常會影響整個口腔的唇、舌、足跟和口腔黏膜,年齡越小越容易發病。 發病時,先在舌頭或口腔頰粘膜出現白點,然后逐漸增多并蔓延至牙齦和上顎,相互融合形成大片白色薄膜,看上去 像一塊牛奶。 如果用棉簽蘸水輕輕擦拭,不像奶塊那樣容易擦掉。 比如用力剝離白膜后,會出現局部潮紅、粗糙,甚至出血,但很快就會再生。 患鵝口瘡的孩子一般除口腔有白膜外,無其他不適,不發熱,不流口水,睡眠和進食正常。
引起鵝口瘡的原因很多,主要是小兒抵抗力低下,如營養不良、腹瀉和長期使用廣譜抗生素等,是口腔引起的,所以你 喂養時應注意清潔,喂食前應清潔用具和奶嘴。 一旦出現鵝口瘡,可以采用以下方法進行處理
1.用少許2%的蘇打水溶液漱口后,用棉簽蘸取1%的龍膽紫涂于口腔內,每日1-2次。
2.將1片制霉菌素(每片50萬單位)溶于10毫升冷開水,然后涂于口中,每日3-4次。 一般鵝口瘡2-3天即可好轉或痊愈。 如果還是不見好轉,就應該去醫院兒科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