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中國國際期貨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永利在6月9日舉辦的2023財新夏季峰會上稱,一國貨幣的國際化是國家綜合實力和國際影響力在國際上競爭和選擇的結果,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不可能一日千里,應按中央要求有序推進。
2023年以來,“去美元化”呼聲較高,國際跨境貿易以各國本幣及人民幣支付和結算的國家愈來愈多,人民幣在全球外匯儲備中的占比也在提升,故外界對人民幣國際化寄予很大期望,且認為還沒有達到預期目標。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布的官方外匯儲備貨幣構成(COFER)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四季度末,人民幣在全球外匯儲備中的占比為2.69%,較2016年人民幣剛加入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子時上升1.6個百分點,在主要儲備貨幣中排名第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