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勸離亂停放車輛300余輛、新安裝智慧道閘9處、授權智能化識別系統60余家……走進臨浦工業園區,道路寬敞,車輛停放有序,不少企業負責人豎起了大拇指,“園區環境大幅提升,不僅方便了企業招工,更給了我們足夠的發展信心!”
營商環境好,企業才能發展好。臨浦工業園區車流量大,很多自卸車、大貨車長時間違規停放在道路兩側,周邊企業怨聲載道。去年三季度,臨浦鎮第一小組代表走進臨浦鎮人大代表中心聯絡站,組長孫坑法聽到企業呼聲后,多次帶領其他代表實地調研,聽取企業和員工的實際需求,并形成建議上交。
臨浦鎮人大高度重視該建議,將工業園區形象提升工程列入2023年民生實事項目之一。今年年初,在臨浦鎮召開的人代會上,該項目高票通過。之后,2月、3月、5月,臨浦鎮人大三次組織區鎮兩級企業人大代表視察園區整治工作,以監督促進整治。
在人大代表的助推下,園區完善了道路交通標識標線,一期二期墻繪扮靚環境,該項目已基本完成。值得一提的是,臨浦公交站與地鐵朝陽站之間的定制公交將于7月中旬開通,屆時將大大解決園區出行不便的難題。
聯絡站的“小窗口”,映照的是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大舞臺”。據了解,今年1—5月,臨浦鎮中心聯絡站已開展代表進站28次,接待選民57人,聽取群眾意見建議87條,相關負責人表態,“我們站點,就是要做到讓老百姓在家門口找得到人、說得上話。”
第一時間了解群眾的實際需求,線下當好“代言人”,線上同樣可以傾聽民意。在金鷺集團上班的童先生看到康家湖路紅綠燈路口道路上有一個坑,通過掃碼公司宣傳欄的人大代表海報在線上反饋情況。代表介紹,“手機端收到消息后,我馬上通過‘民聲e’進行上報,當晚四平臺就反饋了相關情況。”
第二天,馬路上的坑被修復。如今,臨浦鎮34個村社和32家企業的宣傳欄都貼有“代表亮身份碼上聽民聲”的海報,選民只要拿出手機一掃,代表便能實時收到留言,實現群眾聯系代表零距離、群眾反映問題全天候、意見反饋答復高效率。
正如臨浦鎮人大相關負責人所言,這些都是全過程人民民主在基層的生動實踐,越來越多的群眾將視線聚焦到聯絡站,進一步激發了代表履職的積極性,確保聯絡站的整體作用得到充分發揮。未來,中心聯絡站將進一步規范硬件,以有特色的代表活動充實“里子”,真正成為群眾困難的“傾訴站”,人民建議的“匯聚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