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導讀 參加馬拉松比賽的休閑/非精英運動員的數量每年都在逐漸增加。在這種類型的比賽中,他們的身體經歷了巨大的體力消耗,觸發了心臟損傷生物標...參加馬拉松比賽的休閑/非精英運動員的數量每年都在逐漸增加。在這種類型的比賽中,他們的身體經歷了巨大的體力消耗,觸發了心臟損傷生物標志物(心肌肌鈣蛋白)的急劇釋放,使它們上升到具有臨床意義的值以上;也就是說,達到健康參考人群的第 99 個百分位數以上的水平。
歐洲應用生理學雜志發表了一項由 Ignacio Martínez 博士領導的研究,他是體育活動和運動科學博士,也是 Vithas Valencia 9 de Octubre 醫院運動健康部門的團隊成員,該研究表明心臟壓力由馬拉松比賽與其跑步的相對強度成正比。這意味著能夠以相對于最大心率的更高百分比進行此類比賽的運動員,在比賽結束時血液中顯示出更高濃度的心臟損傷標志物。
此外,研究表明,相反,超聲心動圖變量和心血管健康均未顯示與肌鈣蛋白(心臟損傷標志物)的釋放有任何關系。“與在該領域進行的類似研究相比,我們的工作首次表明,在完成馬拉松比賽 24 小時后,那些血液中肌鈣蛋白濃度仍高于參考值的跑者就是跑完馬拉松的跑者以更高的相對速度,”Ignacio Martínez 博士保證道。
這項研究是在 2016 年瓦倫西亞馬拉松賽上對 98 名跑步者進行的樣本進行的,他們在賽前接受了壓力測試和超聲心動圖檢查。同樣,在賽前、賽后和賽后 24、48、96、144 和 192 小時從每位運動員身上采集血樣。結果顯示,在馬拉松比賽結束時,心臟損傷標志物顯著增加,并且這些標志物的正常化與比賽的相對速度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