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青年網 |
      • 手機客戶端
      • 微信
      您的位置:首頁 > 產經 > 正文
      38張明信片+18張照片,侵華日軍再添新罪證!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2023-07-11 19:14:56

      近日,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與哈爾濱市木蘭縣聯合赴日本征集到的一批日本侵華文獻史料被公開,其中包括38份明信片、18張戰時照片。

      一、印有《討匪行》歌曲的明信片


      (相關資料圖)

      此次赴日征集到38份印有歌曲《討匪行》的明信片,均為普通侵華日軍官兵日常郵寄所用,其背景內容包括戰斗場面寫真、個人戰場體驗、日本國內情形及對中國軍民、風土人情的觀察,多以照片或漫畫形式呈現。《討匪行》是1932年由關東軍參謀部作詞、藤原義江作曲,在侵華日軍內傳唱的一首軍國主義歌曲,“匪”指的是以東北抗日聯軍為主體的抗日武裝力量。

      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征集的印有歌曲《討匪行》的明信片(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供圖)

      《討匪行》的歌詞共十五節,大意如下:

      一、遍地泥濘,三日兩夜無食,大雨中的鐵盔

      二、馬嘶聲絕,倒斃不起,將其鬃毛作為紀念,與之永訣

      三、蹄跡亂,秋草花滴露,蟲聲細,日暮時的天空

      四、香煙既無,火柴又濕,夜里饑寒

      五、雖如是,古來,日本武士,即便暴尸荒野,亦無悔

      六、啊,東方天空遠處,轟動云雨的,乃是友軍的飛機

      七、見到通信筒和干面包(注釋:友軍飛機上扔下來的),聲音哽咽、仰面盈淚

      八、今日山谷中,升起裊裊晨煙,又見賊馬在吃草

      九、草原露冷,晨鳥亦驚,此時賊必輕忽,快逼近

      十、面色光輝的日本兵,只有殲滅匪賊的一念,火焰燃燒,靠近看

      十一、山中回響炮聲,又忽然響起賀勝之呼聲,只見野花染紅

      十二、賊馬皆倒臥,山中人家著焰火,日光白亮

      十三、仰賴皇威,立于旗下,翻越幾重山,而得有今日,互道歡喜辭

      十四、彼雖為敵,吾人仍向其遺骸敬獻鮮花。興安嶺啊,再見

      十五、立國于亞洲的我日本,其王師一至,滿蒙陰霾散

      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征集的印有歌曲《討匪行》的明信片(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供圖)

      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研究人員金士成向記者介紹,在日本文學史上,有一批為法西斯軍國主義侵略戰爭高唱贊歌、推波助瀾的作家,他們被稱為“筆部隊”,《討匪行》通過“筆部隊”所常用的表現手法,重點描述日軍圍剿以東北抗聯將士為主的東北抗日武裝的情景。其歌詞內容與表現形式符合日本軍國主義的宣傳口徑,作戰條件艱苦方能突出士兵之隱忍與犧牲,從而引發日本國民對軍人的贊美與崇敬,“這是日本軍國主義的產物,也是宣揚軍國主義的重要工具。”

      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研究人員對所征集史料進行整理

      二、日軍步兵第十九聯隊在滿紀念相冊

      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征集的日軍侵華戰時照片(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供圖)

      此次赴日還征集到日軍步兵第十九聯隊第十八任聯隊長島本正一任內,在中國東北地區進行侵略殺戮的照片,共有18張。

      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征集的日軍侵華戰時照片(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供圖)

      日軍步兵第十九聯隊成立于1885年,曾參加過甲午戰爭、日俄戰爭等,在1932年至1934年間駐扎在中國東北地區,其間參與對東北抗聯的“討伐”行動。1945年,該部隊在臺灣投降。

      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征集的日軍侵華戰時照片(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供圖)

      這組相冊重點呈現了日軍步兵第十九聯隊在中國東北地區的某一次侵略行動過程,包含行軍走路、繳獲武器、拷問戰俘、武器對比等內容,并有島本正一親自率隊征討的留影,以及標注了“在木蘭方面俘虜戰俘”字樣的照片。

      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征集的日軍侵華戰時照片(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供圖)

      金士成介紹,這些照片真實地再現了日軍侵略中國的過程,是日軍侵華暴行再一次凸顯,下一步,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將與木蘭縣政府將聯合組織力量將對該相冊的形成時間、具體地點、涉及事件及具體人物進行考證研究,將考古調查發掘與歷史文獻、口述史料整理相結合,對這段歷史進行系統梳理,進一步還原真相。

      (總臺記者 王海樵 陳治銅)

      關鍵詞

      圖片新聞
      最近更新
      Copyright @ 2008-2023 www.npbk4zh.cn All Rights Reserved 首都青年網 版權所有
      文章采集互聯網,為了傳遞信息,如有出處與本站無關。 非本站原創,系由網友自助上傳或轉載、采編于其它媒體,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和看法,一切責任由發布者承擔,與本站無關!
      版權文章處理
      聯系方式:QQ  39 60 29 14 2 @qq.com  備案號:皖ICP備2022009963號-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