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青年網 |
      • 手機客戶端
      • 微信
      您的位置:首頁 > 產經 > 正文
      “順手買一件”變“順手坑一筆”? 平臺與監管需守土盡責
      來源:BRTV都市晚高峰 2023-08-19 13:22:50


      (資料圖片)

      “順手買1件”是近年來網購領域的常見營銷套路,這些“順手買1件”的商品往往標注著高原價和低售價,這樣的感官沖擊很容易驅使消費者在“買到就是賺到”的心理下沖動消費。就像外賣平臺的“湊單商品”、買菜平臺的“低價換購”也都是采取了這種銷售模式。

      其實,這樣的營銷模式并非互聯網電商的新發明。大家都很熟悉的商場收費臺旁邊的打火機與口香糖,便是“順手買1件”的雛形。表面上看,它是經濟學的營銷手段,實際上是利用了消費者的心理。不過,“順手買1件”作為一種營銷手段,無可厚非,使用得當還可以起到滿足消費體驗、提升購物效率的作用。然而,問題就出在一些不良商家的身上,很多“順手買1件”的產品從價格到品質,都大有水分。

      一方面是價格虛高,比如我們的記者調查發現,一款順手價19.8元、標價488元的項鏈,在店鋪的正常售賣價格只有29.8元。此外,還有的顧客遭遇到虛假發貨。袁女士順手買了促銷標價 9.9 元 的連衣裙,后來顯示在異地簽收。一些店鋪的客服表示,很多“順手買1件”的商品來自于系統的自動推送,并非來自于店鋪,這就進一步放大了商品的品質風險。更讓消費者感到無奈的是,在結算頁面無法了解到“順手買1件”商品的生產企業、材質、評價等信息,這就進一步壓縮了消費者進行理性購物決策的空間。于是乎,“順手買1件”就成了“順手坑一筆”,不僅損害了消費者權益、破壞了行業生態,還涉嫌價格欺詐、侵害消費者知情權等違法行為。

      想要填平“順手買1件”的消費陷阱,平臺與監管部門都得守土盡責,各司其職。平臺在加強行業自律、做好平臺內商家監管的同時,也要大力探索消費者權益保障機制,比如七天無理由退貨、“退款不退貨”等規則,在放大消費者的“消費試錯權”的同時,也是在收縮商家的套路空間;有關部門也應該以法律為弓矢、以現實為標靶,做到問題的精準打擊、難點的各個擊破,讓“順手買1件”不再成為劣質商品的藏污納垢之地。

      新聞鏈接:“順手買1件”豈能隨便“宰1刀”

      “9.9元一件連衣裙,是真的嗎?”近日,浙江寧波的袁女士對記者表示,8月3日,她在某電商平臺上購物時,結算頁面出現了“順手買1件”的促銷商品,一件連衣裙僅售9.9元。半信半疑的她決定下單試一試。然而,8月7日,袁女士發現,商品被寄到了另一個地址并顯示已簽收,聯系平臺客服才得知自己遭遇了店家虛假發貨。袁女士發來的截圖顯示,“順手買1件”推薦的商品,只能看到店鋪名稱、商品名稱、價格、尺碼和一張商品縮略圖,其他如材料、評價等信息均無法顯示。

      主播:石之聲

      編輯:徐珂

      責編:王瀟

      關鍵詞

      圖片新聞
      最近更新
      Copyright @ 2008-2023 www.npbk4zh.cn All Rights Reserved 首都青年網 版權所有
      文章采集互聯網,為了傳遞信息,如有出處與本站無關。 非本站原創,系由網友自助上傳或轉載、采編于其它媒體,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和看法,一切責任由發布者承擔,與本站無關!
      版權文章處理
      聯系方式:QQ  39 60 29 14 2 @qq.com  備案號:皖ICP備2022009963號-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