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款游戲搶先官宣
從1990年第一款國風游戲《軒轅劍》上線,經過30多年的發展,國風游戲已經進入成熟階段,不僅在數量上實現了突破,也涵蓋了眾多游戲品類。據《2024年中國游戲產業報告》,近五年來,含有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的游戲數量增長了近3倍。
北京商報記者在steam游戲網站上以“國風”為關鍵詞進行搜索,據不完全統計,共有342款游戲。這300多款游戲覆蓋了角色扮演類、策略類、卡牌類、解謎類、冒險類、模擬經營類、音樂類共七大類。
而回顧近年來國風游戲的成績,不難發現其具備超強的吸金能力。
據Sensor Tower數據,2020年國風MMORPG(大型多人在線角色扮演游戲)手游《天涯明月刀》,上線首日即登頂國內App Store手游收入榜,該游戲首周在國內App Store預估收入近5000萬美元;同年上線的國風開放世界冒險手游《原神》以首年總營收超41億美元的收入,成為史上首年營收最高的游戲。
游戲科學官方數據顯示,《黑神話:悟空》上線僅4天,全平臺銷量就已突破1000萬,同時在線人數峰值超300萬人。而“國游銷量榜”最新公布的2024年國產游戲數據顯示,《黑神話:悟空》全平臺銷量約2800萬,銷售額達90億元。
在《天涯明月刀》《黑神話:悟空》等一系列國風游戲瘋狂吸金時,眾多游戲公司紛紛計劃推出新款國風游戲。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已有10家游戲上市公司相繼官宣,計劃在2025年上線共計20個新款國風游戲。其中,愷英網絡計劃在2025年上線《三國:天下歸心》《盜墓筆記:啟程》《三國特攻隊》《古龍群俠錄》《代號:射雕》《代號:斗羅》共6個新款國風游戲;凱撒文化將推出國風修仙手游《遮天世界》;中手游將上線基于仙劍奇俠傳IP自研的國風游戲《仙劍世界》。
文化產業專家楊閔文認為:“在前者《黑神話:悟空》成功案例出現的背景下,國風游戲再次迎來了發展高峰,未來,勢必將有更多的國風元素融入到國產游戲中,國風游戲將成為投資領域的熱點。”
在國風游戲不斷推陳出新、創造佳績的背景下,業內人士認為,目前是投資國風游戲的好時機。
中央財經大學文化經濟研究院院長魏鵬舉分析指出:“從市場上看,現象級國風游戲《黑神話:悟空》成功先例的出現,為后續國風游戲做好了市場鋪墊,提供了成長空間;在政策上,我國對優秀國風類產品也有一定的支持,無論是國內還是國際,國風游戲都有很好的發展前景。”
“研發”為先
隨著《黑神話:悟空》摘得TGA“年度最佳動作游戲”和“玩家之聲”大獎,并獲得90億元的銷售額,“悟空”的出現為國產游戲注入了一劑強心劑。部分投資者看好國風游戲的未來市場,紛紛入股國風游戲。但有關專家認為,國風游戲大熱也會帶來市場混亂,選對標的仍需以“研發”為先。
在業內看來,國風游戲火爆后,大批同類游戲將會出現,從而產生產品同質化的問題,因此,投資國風游戲要關注產品本身的質量。
“游戲最吸引人的是內容與玩法。”楊閔文認為,“國風”只是一個表現形式,并不會因為是國風游戲,投資風險就低,最重要的還是游戲本身要匠心制作,而不是粗制濫造。
游戲成功的背后是長時間的打磨和對質量的精益求精。游戲科學CEO馮驥曾公開表示,《黑神話:悟空》從2017年開始研發制作,到2024年8月20日正式上線,整個開發周期達到了七年。
而除了看產品本身質量外,游戲公司的研發投入和核心研發人員也是投資時應考慮的關鍵因素。
中國傳媒大學教授齊勇鋒認為:“研發費用和研發人員是游戲制作的基本條件,而高質量的研發團隊和持續的技術創新則是確保游戲成功的關鍵。因此,在投資時,必須重視公司的研發情況。”
根據各大游戲公司財報,凱撒文化2023年的研發投入為2.96億元,研發占比達68.77%,同時研發人員占比高達88.66%;而祖龍娛樂2023年研發投入為5.82億元,研發占比為64.03%,研發人員占比約為79%;愷英網絡2023年研發投入5.27億元,公司研發人員達1295人,研發人員數量占比為69.29%。
業內人士認為,研發投入和研發人員占比情況與游戲產品的數量和質量掛鉤。一般來說,游戲公司的研發投入在10%—30%左右,不過,從長期看,較高的研發投入有利于開發出更具競爭力的游戲產品。在投資游戲公司時,要從其市場份額、研發投入、研發人員占比、產品矩陣和創新能力綜合考慮。
對此,楊閔文也提示道,投資游戲的風險始終存在。從投資者的角度來看,不可盲目跟風投資國風游戲,而要結合游戲產品本身的文化吸引力、內容質量、市場定位,同時在做好調研的基礎上進行預測,分散投資,從而規避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