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顯示,深圳二手房全年錄得量同比增長近六成,重新站上六萬套關口,創下近四年的最高值;同時,新房市場也在第四季度實現交易量大幅攀升,全年成交約3.8萬套,創下近三年新高。
美聯物業全國研究中心總監何倩茹表示,2024年從年頭至年尾,深圳房地產政策一直保持著持續寬松的態勢,延續了2023年四季度以來的調控方向,符合業內對于2024年的展望。而2024年度出臺的房地產優化政策的力度又高于預期,特別是9月底提出的“要促進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使得四季度商品房交易量迅速沖上年度高位,帶來翹尾行情。
全年二手房錄得量重新站上6萬套關口
深圳樂有家經紀人蔡鑫濤用“欲揚先抑”來形容2024年的深圳樓市。
根據深圳房地產中介協會統計,2024年全年,深圳二手房錄得(錄得量系指深房中協以二手房買賣合同發起時間為口徑統計的數據)66880套,對比2023年的42574套大幅增長57.1%,為近4年的最高值。
從網簽數據而言,2024年深圳二手住宅網簽54487套,同比上漲66%,也是近4年的最高點,遠超2021年。
蔡鑫濤指出,深圳“9·29”樓市新政疊加國慶假期效應,使得2024年10月的二手房成交量直接翻倍,并在后續月份持續攀升。這一變化給市場注入了一劑強心針,成交價也隨之顯著回穩。
從數據上來看,2024年前9個月,深圳二手房月均錄得量為4525套,至第四季度,月均錄得量近乎翻倍至8718套。其中,2024年12月,深圳全市二手房錄得9115套,環比增長3.9%,同比增長108.3%,創近47個月以來新高。
蔡鑫濤指出,“深圳市場對政策反應極為敏感。新政出臺后,市場預期迅速轉變,二手房成交量價齊升。盡管從一整年的維度來看,整體仍是以價換量的格局,但年底與年初相比,成交價格正逐步修復。”
樂有家研究中心數據顯示,2024年7月,深圳二手成交均價一度跌破“6字頭”,但10月價格上漲7%回到“6字頭”,四季度穩定在6.3萬元/平方米左右。
蔡鑫濤所在的福田區是深圳的中心城區,其提到,“我們片區相對成熟,主要以二手房市場為主。新政出臺前,該片區成交周期較長,買賣雙方處于博弈狀態。新政出臺后,市場預期改善,對于優質房源,成交周期明顯縮短,價格也有所回穩。而對于一些老舊、格局不佳的房源,雖然價格并未出現上漲,但新政也帶來了一定的出售窗口期。”
新房住宅成交同比增兩成,為近3年最高點
2024年深圳新房市場雖然經歷了低谷,但在新政作用下,全年預售新房成交穩健上漲,達到43779套。其中住宅成交量尤為突出,共計成交37972套,同比增長20.1%,創下近3年新高。
根據深圳中原研究中心數據,去年新房成交高峰主要集中于第四季度,占比接近全年總量的一半,其中2024年11月份成交量為近46個月以來最高值。
深圳中原地產一經紀人表示,2024年深圳先后出臺了10余次政策,調控力度是近年來之最。“每一次政策落地,對市場都有一定利好。2月、5月、9月深圳都出臺了樓市松綁政策,新房項目帶看量有明顯的起色。”
其中,2024年9月份出臺的政策被認為對市場的作用最為顯著。
上述經紀人提到,2024年全年,深圳新房共誕生了6個日光盤,其中海德園于2024年7月開盤,其余5個新房項目均是“9·29”樓市新政后出現的“日光盤”。
公開信息顯示,2024年9月29日晚間,深圳市官宣系列樓市新政,自10月1日起,明確優化分區住房限購政策,取消商品住房和商務公寓轉讓限制,優化價格備案流程,調整個人轉讓住房增值稅征免年限,優化個人住房貸款政策。政策調整后,深圳明確取消非核心區限購措施,核心區只保留1年社保或個稅,購房門檻大大降低;增值稅征免年限由5年調整到2年。
得益于新政實施,2024年下半年新房成交量增長明顯,庫存壓力也得到一定程度緩解。據深圳中原研究中心數據,截至2024年12月末,深圳新房住宅存量為398.9萬平方米,去化時間約為12.28個月,年末新房住宅存量及去化時間均為近3年來最低。
有開發商營銷人員表示,新政后市場活躍度提升,但年末開發商沖業績以及回籠資金需求下,深圳關外的新房項目均保持了一定的折扣力度。
改善型需求占比提升明顯
從購房需求來看,無論是二手房還是新房,改善型住房需求占比均提升明顯。
這背后也得益于政策的落地。2024年11月,深圳全面取消普通住房標準再為市場添上一把火,與之掛鉤的住房交易稅負迎來大幅降低。
蔡鑫濤提到,以往豪宅面臨的高額增值稅在新政后得到了減免,實實在在地降低了買家的現金成本,因此,改善型住房的交易活躍度明顯提升。深圳房地產中介協會數據顯示,2024年12月,二手房市場成交面積大于90平方米的房源占比較11月大幅提升6.3個百分點。
從新房市場而言,改善戶型也占據市場主導。機構監測數據顯示,隨著“7090政策”的取消,未來改善戶型占比有望持續上升。2024年,深圳90-144平方米面積段成交占比55.9%,穩居各戶型需求第一。
蔡鑫濤在接受采訪時提及,其個人業績在2024年前9個月主要聚焦于剛需置業客戶,因為價格下行對剛需客戶來說是一個較好的入手時機。新政出臺后,其連續成交了兩套3000多萬元的新房,顯示出改善型客戶對市場政策的敏感程度以及對市場的認可。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的深圳樓市還出現了一個積極的信號,即二手房重新開始占據主導地位。
機構數據顯示,2021年-2022年,深圳樓市交易量以新房為主,占比在六成左右;2023年,一二手成交占比五五分,二手略微高2個百分點。到了2024年,二手樓市終于重回市場主導地位,一手住宅網簽占41%,二手住宅網簽占59%。一二手成交占比接近4:6。
蔡鑫濤認為,這一變化表明,買家和賣家對市場的預期已經調整到更為合理的狀態,買家愿意入手,而賣家也接受了當前的市場價格。這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點,意味著市場正在向更為穩健的方向發展。
展望2025年,何倩茹認為,房地產市場政策環境將保持寬松態勢,在經濟環境穩步向好的情況下,房地產市場還將有零星的優化政策出臺,但力度將不及2024年。其預計,2025年各能級城市房地產市場分化仍存,但一線城市及強二線城市的交易量有望率先企穩。因此預計深圳2025年商品住宅的成交量大概率會與2024年的情況相近,價格則保持穩定,整體呈現出止跌回穩的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