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設施薄弱曾是制約云南發展的“瓶頸”。如今,鐵路相繼開通運營、高速公路通車里程不斷增加、機場航班航線有序恢復……云南綜合立體交通網越織越密,為云南推動高質量跨越式發展、高水平對外開放提供了有力支撐。
隨著防疫措施優化,云南“鐵公機”持續發力,保通保暢成效顯現,客貨運輸量穩步提升,交通有效投資和重點項目落地落實,奏響云南經濟復蘇強音。
交通網越織越密
(相關資料圖)
司機楊鑫駕駛著商務車行駛在大(理)漾(濞)云(龍)高速公路上,車里坐著從大理出發回家過年的旅客。“這條高速公路去年底剛通車,現在大理到云龍只要1個多小時,比過去縮短約1個半小時。”楊鑫跑運輸近10年,他感嘆,高速公路通了,云龍今后的發展就快了。
云南地處我國西南邊陲,飽受大山阻隔、交通不便之苦,“若要富,先修路”的觀念深入人心。2016年,云南啟動“交通基礎設施五年大會戰”,志在從根本上改變基礎設施落后的狀況。
近年來,云南高速公路網、鐵路網、航空網建設不斷提速。2021年,云南高速公路里程突破1萬公里,成為我國第二個高速公路超萬公里的省份;北起昆明,南至老撾萬象,全長1000多公里中老鐵路全線建成通車……
“2022年,云南共新增13條高速公路通車,云龍、雙江等5個縣結束不通高速公路的歷史。”云南省交通運輸廳廳長夏俊松說,目前云南129個縣(市、區)中120個已通高速公路。
鐵路網建設更上新臺階。2022年,大理至瑞麗鐵路大理至保山段、彌勒至蒙自高鐵先后建成通車。截至目前,云南鐵路運營和維管里程突破5000公里、其中高鐵運營里程突破1200公里,實現鐵路成網,高鐵飛馳,由鐵路末梢變為開放前沿。
數據顯示,云南民用運輸機場15個,最多時,開通至南亞東南亞客貨運航線達75條、通航城市43個。
云南正完成從“山間鈴響馬幫來”到“通江達海連世界”的轉變:“七出省、五出境”的高速公路主骨架網絡基本形成,“八出省、五出境”的鐵路網不斷延伸,航線實現南亞、東南亞國家首都全覆蓋……
客貨運穩步復蘇
近期,隨著疫情防控政策的調整,客貨運輸需求回暖,云南“鐵公機”持續發力保客流、物流暢通。
云南昆明市云聚物流分撥中心1萬多平方米的倉庫里堆滿包裹,貨車在倉庫外排起長隊等候裝車。“春運開始后就‘爆倉’了,日均收貨約20萬件,較上月翻一番。”云聚物流有限公司董事長寧波說,云南的高速公路網縮短運輸時間,保證包裹時效。
近日,昆明長水國際機場旅客明顯增多。1月7日,機場進出港航班超700架次,較2022年末,增加近100架次。“旅客吞吐量每天都在增加。”昆明機場航站區管理部旅客服務室主任唐蒙說,保證運力同時,機場不斷提升出行體驗,確保旅客平安順利出行。
與此同時,昆明機場積極恢復國際地區航線,平均航班周量已由25班提升至30班,將逐步恢復至疫情前水平。云南西雙版納、麗江、芒市等口岸機場也在積極爭取國際航線恢復,提升云南民航整體通達性。
1月8日,云南磨憨、河口等邊境口岸全面恢復通關業務。“我們提前做好車站裝卸、物流配送等方面的準備,調集運力,滿足中老、中越國際聯運需求。”中國鐵路昆明局集團有限公司貨運部營銷科副科長陳翔介紹,公司與海關、防疫部門一道,開辟進口貨物運輸“綠色通道”,暢通貨物運輸。
“最近一段時間,幾乎每天都有產自南亞、東南亞國家的熱帶時令水果,通過中老鐵路直通運輸入境。”磨憨站副站長楊晶說,云南的果蔬、鮮花等也乘著火車銷往國外。
持續貢獻交通力量
目前,云南持續推動高速公路“互聯互通”、鐵路“建網提速”、民航“強基拓線”等工程建設,全面提升交通基礎設施整體水平,把交通“先行官”作用發揮好。
2022年,云南省交通運輸廳全力推動交通有效投資和重點項目落地落實,超額完成全年3000億元的投資目標,為全省經濟平穩健康發展貢獻交通力量。
春節臨近,云南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正酣。昭通市彝良縣和鹽津縣境內,渝昆高鐵控制性工程彝良隧道施工如火如荼;麗江至香格里拉鐵路哈巴雪山隧道建設進入攻堅階段;昆明長水國際機場改擴建工程T2航站樓及附屬工程巖土工程有序推進;西雙版納機場四期改擴建項目穩步實施,工程按滿足2030年旅客吞吐量125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3.2萬噸、飛機起降9.63萬架次的目標設計;賓川至鶴慶、元江至綠春等多條高速公路建設取得新進展……
夏俊松介紹,“十四五”期間,云南省綜合交通投資規模力爭達到1.3萬億元以上。高速公路通車里程達到1.3萬公里,實現除承擔生態功能的福貢、貢山縣外,全省其他127個縣市區全部通高速公路;全省鐵路營運里程達到6000公里,其中高鐵里程1600公里,高鐵覆蓋300萬人以上州市和重點旅游區;全省運營及在建運輸機場總數量達到20個,16個州市有在建或運營的運輸機場,開通客貨航線達到750條,國內外通航城市達到210個。(記者 丁怡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