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臨近春節,貴州各地農村陸續迎來村級年終總結會,發放集體經濟分紅是會上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在貴州省雷山縣西江鎮腳堯村,“90后”村民毛花艷就領到1097元的分紅收入,她說沒想到長大了還能領到“紅包”。2022年,毛花艷和丈夫都忙了些什么?取得哪些收獲,對于2023年,她們又有怎樣的期盼與愿景?
毛花艷所說的“紅包”指的是腳堯村茶業合作社的分紅。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憑借海拔高、環境好的優勢,腳堯村引進技術,發展茶產業。
2014年,腳堯村成立合作社,負責茶葉種植的技術、管護、銷售,增加村集體收入。2022年,合作社拿出全年利潤的40%,約41000元進行分紅。
匡正朝、毛花艷是村里一對“90后”夫妻。2022年,毛花艷家和公公婆婆家一共獲得1097元分紅收入。
2022年,除了種植茶葉外,毛花艷家還種植中藥材。在農閑季節,匡正朝也會在山頂的茶園管護房中制作古琴,這是他在貴陽時學到的手藝。到了年末,盤算下全年的忙碌,這個小家庭在2022年獲得15萬元左右的收入。
曾經“蕨當主糧灰當鹽,有女不嫁腳堯郎”。數十年來,通過發展茶葉、中藥、水果等產業,腳堯人用勤勞和智慧拔掉“窮根”,在雷公山深處創造幸福生活。展望未來,他們并不滿足,希望能在來年收獲更大的“紅包”。
記者:崔曉強、趙昭、蔣成
編輯:劉瑞娟
新華社音視頻部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