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2022年廣西自貿試驗區南寧片區新設立企業超1.6萬家 外貿進出口總額突破652億元
昨日,記者從2022年五象新區(自貿試驗區南寧片區)高質量發展情況通報新聞發布會了解到,2022年以來,五象新區以廣西自貿試驗區南寧片區為引領,大力推動疊加落戶新區的多個國家級開放平臺融合發展,進一步拓寬“南寧渠道”,積極培育壯大新興產業,重點發展生產性服務業,推動現代服務業與先進制造業深度融合,發展態勢良好。廣西自貿試驗區南寧片區2022年新設立企業超16000家,外貿進出口總額突破652億元。
(相關資料圖)
發展兼顧“數量”“質量” 現代化產業新城加快形成
五象新區(自貿試驗區南寧片區)全力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兼顧產業發展“數量”增長與“質量”提升,一個投資更加便利、產業更強集聚、發展更有活力的現代化產業新城正加快形成。
據統計,廣西自貿試驗區南寧片區2022年新設立企業超16000家,其中新設立外資企業超120家;實際利用外資金額同比增長180%,外貿進出口總額突破652億元,在全市實際使用外資額、外貿進出口額的占比超七成和四成。
2022年,五象新區(自貿試驗區南寧片區)全年重點項目完成投資395.6億元,協同服務引進比亞迪、潮力鋁業、南方金屬等一批龍頭企業項目,泰克半導體存儲產業研發制造基地等一批項目建成投產。中國-東盟金融城新增金融機構(企業)126家,累計入駐411家。
在優化空間規劃建設方面,大力推進節約集約用地,突破性完成公益性項目供地9000多畝。加大存量土地盤活力度,良慶河等一批項目順利供地。實現建筑業總產值800多億元,完成房地產銷售面積470萬平方米,分別占全市份額近1/3。
數字經濟活力激發 稅收億元樓宇達12棟
五象新區(自貿試驗區南寧片區)數字經濟活力激發。中國移動(廣西)數據中心(一期)、浪潮集團東盟運營總部(云創谷)等一批重大項目建成啟用,中國-東盟人工智能計算中心、云之端華南暨東盟總部基地等落地建設。“南寧一號”衛星投入使用,西南遙感衛星地面接收站、中國-東盟衛星遙感應用中心(陸地遙感中心)揭牌成立。目前累計入駐數字經濟企業超4500家,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實現營業收入超70億元;白糖線上交易、靈活用工等平臺經濟快速發展,特色平臺經濟營業收入超500億元,大宗商品交易額累計完成1004億元。
項目投資穩步推進。五象新區(自貿試驗區南寧片區)引進南方金屬等一批重大制造業項目,新簽約華芯邦、華爾威等8家入駐標準廠房項目已全部落地建設。Smart全球銷售中心正式運營,華潤水泥、海螺、廣西五洲交通等區域總部項目正式簽約,推動中韓(廣西-江原道)產業園、京良電子等項目投產入規,稅收億元樓宇達12棟。2022年,工業投資38.61億元,同比增長78.2%。
高品質新區形象提升 “十分鐘文化圈”逐步形成
五象新區不斷提升宜居宜業環境,著力加快市政基礎設施、公共服務項目以及教育項目建設。“十分鐘文化圈”逐步形成,從廣西體育中心、廣西文化藝術中心、廣西規劃館、南寧博物館、南寧圖書館等一大批公共服務場館集聚到“江暢、水清、岸綠、景美”沿江風貌呈現,“一山一江兩河百園”生態格局加快成型,核心區公園綠地服務半徑覆蓋率達到100%,實現“300米見綠、500米見園”。
同時,持續改善生態環境,五象新區整體環境空氣質量穩居全市各片區前列,已經建成口袋公園(含街頭游園、帶狀綠地)63個,完成健身路徑(含建設活動場地)10處,新區全年新增綠地面積54公頃,完成綠化投資9600萬元。
據悉,五象新區將在持續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的基礎上,重點聚焦解決百姓15分鐘生活圈問題。加速推動建設多功能、復合型綠地,通過建設口袋公園、體育公園、垂直綠墻、屋頂花園、創業者草坪等,不斷提升新區人流集聚度。(記者 廖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