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春節剛過,平塘縣卡蒲毛南族鄉新關村的村民們就自發投工投勞興修產業機耕道,解決出行和耕作不便的問題,鋪好鄉村振興路。
施工現場
在新關村壩王組通往耕種土地的路上,20余名村民正在有序地施工,和水泥、攪砂漿、整溝渠,拓寬整修農業產業機耕道。
新關村壩王組村民石永說:“趁春節期間,大家都在家,我們搞這條機耕道到山背后,搞好以后,去山背后種土地很方便。”
施工現場
壩王組高坡有土地約40畝,土壤肥沃。但通往高坡的路只有不到1米寬,且年久失修,路面早已坑坑洼洼,一到雨天就泥濘不堪,行走和開展農業生產很不方便。這段時間,趁著村里的青壯年都在家,大家自發組織起來,投工投勞,并籌集近4萬元資金,加寬機耕道至2.5米左右,力爭2月8日全面完工。
村民投工投勞參加修整產業路
新關村壩王組村民石光軍介紹:“耕種困難,好多土地都撂荒了,去年我們已經挖了一條,今年我們想挖一條到我們高坡里面去。”
新關村作為校農結合的發源地。近年來,該村堅持把農業生產基礎設施提質改造作為改善生產生活條件的重要抓手,2022年修整硬化6條高標準農田機耕道共7.8公里,今年新關村又繼續大力興修機耕道,不斷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為鄉村振興奠定堅實基礎。
黔南民族師范學院教師、新關村第一書記裴會敏說:“我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根基在農村、困難也在農村、突破口也在農村,所以說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我們壩王組群眾積極抓住這個鄉村振興好政策、好機遇,大家一起投工投勞,把我們3公里這條高標準農田機耕道修好,為鄉村振興打基礎、開新局。”(代亨平?田波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