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青年網 |
      • 手機客戶端
      • 微信
      您的位置:首頁 > 地方 > 正文
      熱消息:到2025年昆明將創建300個森林鄉村
      來源: 2023-02-20 09:16:40

      到2025年昆明將創建300個森林鄉村

      森林鄉村繪出“綠美春城”亮麗底色


      (資料圖片)

      2月14日,在安寧市溫泉街道的龍山健康步道上,甄強正和老伴在此休息。“退休了,從昆明搬來安寧,找了這個山清水秀的地方過過晚年生活。”他說,“溫泉街道有很多山林環境特別好,進來散步鍛煉感覺很舒服。”

      甄強所言非虛。溫泉街道轄區面積約100平方公里,植被覆蓋率高達65.21%,其中國家級公益林面積有12萬畝,占安寧市的一半以上,名木古樹數量眾多,生態優良。而核心區域的溫泉社區是昆明市森林康養型森林鄉村的代表,森林覆蓋率71.61%。在這里,社區林權收歸村集體統一管理,森林保護措施到位,監測保護率達100%,古樹名木掛牌保護率也達100%,在保護的基礎上,依托森林資源、溫泉,挖掘人文歷史,發展森林康養。

      與安寧市山水相依的晉寧區二街鎮魯黑村,是云南省農村綜合改革鄉村振興試點,曾被評為昆明十大最美森林鄉村之一。當地建有17公里長的環村健康步道,打通旅游路徑;新建了一批夯土建筑民居,推出特色民宿;新建了“魯黑之家”文化體驗中心,復原農耕美食文化。大水塘、古井等幾處村內小景觀的提升改造也極大地豐富了旅游的內容。現在的魯黑村,正向著旅游、創意、休閑、文化、娛樂等相關產業融為一體的新型農村前進。

      近年來,昆明市大力實施村莊護綠、村莊增綠,推進林產業發展等重點工作,積極推動國家森林鄉村、省級森林鄉村創建工作,有效改善鄉村生態面貌,提高人居環境質量,促進綠色發展,收效明顯。

      以綠為妝 提升鄉村顏值

      山不在高,有樹則美。水不在深,清澈就行。

      森林鄉村建設是推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重要措施,主要通過全面實施保護鄉村自然生態風貌、治理山水林田湖草系統、增加森林綠地、提高森林質量效益、弘揚鄉村生態文化,鄉村自然生態得到有效保護,綠化總量持續增加,生態系統質量不斷提高,村容村貌明顯提升,農村人居環境明顯改善,初步構建起城鄉一體的綜合森林網絡體系。

      祿勸縣撒營盤鎮照塊村委會位于云龍水庫一級保護區內,在森林鄉村建設過程中,當地為保護水源區生態環境,始終堅持生態保護與修復并重。嚴格按照《云南省云龍水庫保護條例》規定,除對生態系統、地形地貌、小微濕地、田園風光進行保護之外,還加大生態修復建設力度,實現村莊范圍內宜林荒山荒地全部綠化,森林覆蓋率72.11%,配有生態護林員6人、天保護林員6人,對村內植被進行網格化管護,在保護生態的同時,提升了人居環境質量。

      昆明市在森林鄉村建設中,讓鄉村綠化美化與林業產業結合,實現大地增綠、產業增效、農民增收。昆明市林業和草原局有關負責人表示,森林鄉村建設是系統工程,在注重鄉土田園特色保留,以及古村落、古民居、古建筑等人文歷史遺跡保護的同時,要根據鄉村地理位置、自然稟賦、生態環境狀況、產業發展需求等不同情況,結合特色產業發展,突出地方特色,發展特色經濟林、鄉村旅游、森林康養等產業,帶動農民就業增收。

      在推進森林鄉村建設過程中,安寧市縣街街道下元良村委會立足鄉村自然風貌和森林自然資源,掛牌保護了不少古樹名木,在此基礎上突出增綠、環保、增效與經濟發展水平相協調。

      走進村莊,滿目皆綠。鄉村道路、小廣場、街道、村間都有大量綠植,基本實現全村綠化美化全覆蓋。據下元良村委會干部介紹,下元良村充分動員村民積極參與,引導鼓勵村民開展庭院綠化、路旁綠化,形成了“房前有花、屋后有樹、村中有林”的美麗生態村,讓鄉村被綠色包圍,讓村民在綠意中“徜徉”。在良好生態的基礎上,村里建設800畝紅梨種植基地、600余畝綠色蔬菜及花卉種植基地,形成了產業興旺、生態宜居的鄉村特色。

      以綠為媒 促進鄉村發展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2月14日一大早,趙建燁就忙著打掃自己的民宿。作為當地最早開設民宿的房主,他的經營理念是要讓人住得下來、玩得起來。“我們依托溫泉和森林天然氧吧等自然資源推出的民宿很受歡迎,就算是過去3年里,入住率都接近八成。”他說,溫泉街道的天然溫泉水和良好的森林資源,讓他的日子越過越有盼頭。

      近年來,溫泉街道依托良好的森林資源,通過修建慢行步道系統,將轄區內龍山、筆架山、鳳山等森林景區景點串聯成片,匹配騎行、散步等慢生活運動項目,并利用溫泉地下水資源,打造集吃、住、行、游、購、娛于一體的特色運動康養產業,目前已成為全國森林康養基地試點鄉鎮。

      位于安寧市八街東南部山區的招霸村,平均海拔2421米,森林覆蓋率達60.97%。近年來,招霸村緊緊把握住八街街道鄉村振興發展的機遇,以發展高原特色露天蔬菜為核心,以改革帶動產業有序發展,不斷壯大村集體經濟,促進群眾增收致富。山林間土地上種植的1500余畝露天蔬菜,讓招霸村更加生機勃勃,森林成了村民增收的“綠色銀行”。2021年,轄區經濟總收入167.7萬余元,涉林收入達33.5萬余元。

      呈貢區吳家營街道萬溪沖社區擁有5000余畝連片的果園,盛產寶珠梨,年產量約7000噸。社區在主干道兩旁移栽寶珠梨近1000株,形成了“寶珠梨大道”。目前,社區正著力打造森林鄉村,將山、水、果園無縫串聯起來,拓展農業林業體驗、購物觀光等旅游功能,走出一條“近期得利、長期得林”的生態發展新路子,實現了林業增效、農民增收的好局面。

      以綠為筆 繪就綠美春城

      森林鄉村建設方興未艾,未來可期。

      據悉,昆明市將通過以獎代補、先造后補等形式,引導支持村集體和農民自主實施國家森林鄉村建設,推進國家森林鄉村建設成果共享,鼓勵各地依托鄉村綠色生態資源發展森林鄉村旅游、休閑、觀光、康養等項目,吸引社會力量和社會資本參與國家森林鄉村建設。

      去年底出臺的《昆明市推進鄉村建設行動實施方案(2022—2025年)》明確提出,昆明全面啟動鄉村建設行動,計劃以自然村為單元推動全市綠美鄉村建設,重點圍繞城郊村、交通干道沿線村、古村名村、A級以上旅游景區周邊村等村莊開展綠美鄉村建設。預計到2024年,昆明市所有村莊按照綠美鄉村標準開展建設,至少建成2760個高品質綠美村莊;持續開展森林鄉村創建,到2025年創建300個森林鄉村。

      在成功經驗和政策資金的護持下,春城昆明將會出現更多宜居宜游宜商宜旅的森林鄉村,未來的昆明鄉村將更加美麗繁榮。(記者 趙書勇)

      關鍵詞 溫泉街道 國家森林 人居環境 森林資源

      圖片新聞
      最近更新
      Copyright @ 2008-2023 www.npbk4zh.cn All Rights Reserved 首都青年網 版權所有
      文章采集互聯網,為了傳遞信息,如有出處與本站無關。 非本站原創,系由網友自助上傳或轉載、采編于其它媒體,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和看法,一切責任由發布者承擔,與本站無關!
      版權文章處理
      聯系方式:QQ  39 60 29 14 2 @qq.com  備案號:皖ICP備2022009963號-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