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蘭州2月25日電(記者崔翰超)西北的春天似乎來得晚一些,遠處的山頭還頂著些許白雪,春風仍帶著幾分寒意。可一進入育苗溫室,綠色瞬間占據了視野,讓人感覺好像春天早到一步。
這里是甘肅省白銀市靖遠縣綠源蔬菜種植購銷專業合作社的育苗溫室,技術員李彩梅正在指導工人進行辣椒、西紅柿、西瓜等農作物的育種工作。
(資料圖)
育苗溫室內工人正在忙碌。新華社記者 崔翰超 攝
“好苗子才有好收成。”37歲的李彩梅農民出身,她很清楚到了“九九”前后,春耕就要在腳下的土地上開始,農機轟鳴,鋤頭揮舞,又會是一番熱鬧景象,“每年備耕這個時候最忙,最多一天要用50多人,有時候還要加班到晚上10點。”
挑苗、嫁接、選育……為了培育出最“健壯”的苗子,李彩梅和工人們選用根系發達、生存能力強的南瓜苗來嫁接各類蔬菜、水果,該合作社每年能生產各類種苗2800萬株,持續供應周邊地區。
伴隨著農業現代化的發展,播種與豐收在一座座日光溫室里不斷循環。
離此不遠的白銀東灣高效農業示范園內,58歲的白宗忠在自家的日光溫室里種滿了辣椒。他心里開始盤算起這一茬的收成。
“這已經是第三茬了,估計能有1600斤左右。”白宗忠種的是被當地戲稱為“豬大腸”的隴椒,這批辣椒從2022年11月種下至今,已經收了1500多斤,不錯的收成讓白宗忠心里踏實不少。
好的辣椒又亮又長,而這離不開莊稼人的汗水。在當地農技部門的幫助下,白宗忠學會了防治辣椒病蟲害的辦法,也懂得了一系列種植技巧。這種辣椒的最佳生長溫度是28到32攝氏度,多年的種植經驗讓白宗忠一進溫室就知道溫度合適不合適。
白宗忠正在日光溫室里打理辣椒。新華社記者 崔翰超 攝
“只要肯奮斗,咱這棚里一直是春天。”2022年,溫室里的辣椒給白宗忠帶來了大約6萬元的收益。
靖遠縣蔬菜研究發展局局長張生東表示,近年來隨著農業現代化進程的持續深入,日光溫室、塑料大棚等設施農業不斷發展,一方面縮短了生產周期,提升了農戶收入;另一方面,育苗等專業化手段的應用更提升了農業效能,保證農產品有質有量。
據介紹,2023年,當地計劃新建高標準農田10萬畝。同時,為了全力保障春耕,當地組織各部門加強農資儲備監測調度,確保農資調運渠道通暢、貨源充足、價格穩定,截至22日,靖遠縣主要農資經銷商累計購進和貯備各類農資7.26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