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刺繡機
刺繡機高速運轉,數根繡花針飛速跳動,穿針引線之間,五彩絲線在布匹上蔓延開去,一個個具有民族特色的紋飾慢慢成形……近日,文山市鈺幅戎民族刺繡有限公司機繡車間內機聲隆隆,一幅抓生產、趕訂單的火熱場面。
“以前手工繡一套苗族服裝要花很長時間,售價很高。現在我們用機器繡,大大壓縮了時間和成本,售價也比手工刺繡低。”公司負責人李照勇介紹,通過電腦設計富有民族特色的刺繡花樣模板,再由繡花機繡出圖樣,既提高了生產效率,又保留了民族刺繡的傳統特色,產品很受市場歡迎。2022年,該公司刺繡產品實現銷售額近1600萬元。
在近3000平方米的機繡車間里,100多臺刺繡機整齊排開,一塊塊有著花鳥魚蟲的刺繡布匹或五彩繽紛,或恬靜淡雅,十分精美。“這些用機器制作出來的刺繡花邊和輔料可以直接用在民族服飾的衣背、袖口、腰帶上。”李照勇介紹,公司主營壯族、苗族、彝族等民族刺繡及刺繡工藝品生產,是目前云南省最大的電腦刺繡企業。刺繡產品已批量投放市場10多個系列、上萬個品種,遠銷越南、老撾、泰國、美國等市場。
在公司產品體驗中心,6個主播正在向粉絲介紹刺繡產品。“現在網絡直播是我們重要的銷售渠道,去年僅線上銷售就突破了500萬元。”一名主播說,公司通過探索“普通話+民族語言”的銷售模式,吸引了很多民族客源,最多的一天賣出去了近7萬元的商品。為滿足不同客戶的需求,公司還為客戶成立了聯絡群,直接線上接單定制刺繡,生產不同的刺繡產品,進一步滿足客戶需求。
去年,公司延伸刺繡產業鏈,開始批量制作具有民族元素和時尚元素的婚紗、西服等10多個款式2000多套服裝,還聯合商家、客戶進行民族服裝攝影和民族服裝T臺走秀,進一步提升民族手工藝產品的營銷推廣效果。“現在每逢節日,我們都會舉行T臺民族服裝走秀,既能展示我們的刺繡新產品,更能宣傳推廣我們的民族文化。”李照勇說。
從手工刺繡到機器刺繡,從繡花邊到刺繡攝影,如今隨著刺繡生產規模的不斷擴大,李照勇萌生出發展工業旅游的念頭,拓展民族手工業產業發展空間。(記者 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