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青年網 |
      • 手機客戶端
      • 微信
      您的位置:首頁 > 地方 > 正文
      云南西雙版納:讓密林中的古茶園經濟實現可持續發展
      來源: 2023-04-13 16:05:29

      賀開古茶園漫山綠意(4月10日攝)。新華網 明德 攝


      【資料圖】

      新華網昆明4月13日電(李寧 明德)云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是普洱茶發祥地之一,當地世居的傣族、哈尼族、拉祜族、布朗族等13個少數民族,是發現和利用茶葉較早的民族,古茶樹資源和深厚的普洱茶文化,促進了西雙版納州茶產業的發展。

      據統計,西雙版納州古茶樹(園)主要集中分布在勐海縣布朗山布朗族鄉、景洪市基諾山基諾族鄉、勐臘縣易武鎮等鄉鎮。大部分集中在海拔1000米的濕潤雨林到2000米的常綠闊葉林中,總面積8.73萬畝,總株數548.59萬株。

      賀開古茶園古茶樹(4月10日攝)。新華網 明德 攝

      探索古茶園保護 強化綠色管護技術

      賀開古茶園位于勐海縣勐混鎮,主要分布在賀開村委會的曼邁老寨、曼弄老寨、曼弄新寨三個拉祜族村子,大約有8000畝連片古茶園,是西雙版納州較為著名的茶區之一。

      從勐混鎮出發,沿著盤山路抵達曼弄老寨,村民曹楊一家,就住在賀開古茶園入口邊,與房前屋后的古茶樹和密林相互映襯,構成了一幅“茶在林中、房在茶園”的古茶園景觀。

      村民在賀開古茶園采摘鮮葉(4月10日攝)。新華網 明德 攝

      “古茶園隱于密林,房屋隱于古茶園,是曼弄老寨的一大特色。”曹楊介紹,這幾年,在政府的大力宣傳下,村民都懂得了保護古茶園的重要性,不會去過度采摘茶葉和砍伐樹林。古茶樹與其他森林植被混生,已經形成了良好的生態環境。

      在賀開古茶園里,隨著天氣轉熱,掛在古茶樹上的粘蟲板粘到的害蟲越來越多。而被截掉部分長蟲的枝條,創口處涂抹藥液的古茶樹也不在少數。

      在賀開古茶園里,村民砍掉蟲蛀部分再涂藥養護古茶樹(4月10日攝)。新華網 明德 攝

      “很多古茶樹都存在這種鉆心蟲,不加以防治就會導致枝干空心,甚至是主干空心,若空心過度,就難有重新生長的可能。只有砍掉蟲蛀部分,涂抹藥劑,保持樹干水分,讓傷口盡快愈合,才能防止這種蟲子對古茶樹造成更大的傷害。”國家二級評茶師陸文婷說,古茶樹涂藥后一般需要養護一年后再恢復采摘,讓古茶樹樹冠得以恢復并有良好長勢。

      近年來,依托位于云南省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相關研究成果,勐海縣開始探索適合古茶園保護和發展的方法措施,結合“一縣一業”示范縣創建項目,在賀開等村開展古茶樹保護技術示范工作,建立示范點面積386畝,集成展示古茶樹修剪、有機肥替代等綜合綠色管護技術,并在賀開、班章等古茶山開展病蟲害防治及科學采摘、掛牌管護216株。

      減少外力傷害 守住古茶園生態圈

      老班章古茶園(4月10日攝)。新華網 明德 攝

      古茶樹進入春茶開采期,勐海縣布朗山布朗族鄉班章村委會老班章村小組也開始熱鬧起來。近日,在老班章村小組門口,所有外來車輛陸續被攔停檢查。

      “外來車輛不能進村的原因有三個。一是古茶園附近沒有多余的空地可以停車;二是這樣可以減少對村民生產生活的影響;三是防止有人私帶外面的茶葉入村,與老班章茶葉混淆,影響老班章茶葉品質。”老班章村小組黨支部副書記楊進華說。

      老班章古茶園進入采摘期(4月10日攝)。新華網 明德 攝

      老班章村小組的古茶園地處布朗山布朗族鄉腹地,常年云霧繚繞,陽光充足,雨季降水豐富,植被保存十分完整,動植物和諧共生的狀態也讓這里形成了一個可持續、可循環的生態圈。

      陸文婷介紹,老班章古茶園以優質紅壤為主,深厚的落葉枯枝形成了肥沃的腐殖層,增加有機礦物質和微量元素的同時,使茶樹發達的根系獲得更加充足的養分,為鮮葉輸送更多營養物質,回甘快且山野氣韻濃的老班章古樹茶由此產生。

      但隨著老班章古樹茶品牌聲名鵲起,入園參觀人數日漸增多。在當地政府有關專業人員的引導下,老班章村小組集體出資,修建了老班章古茶園參觀棧道,有效避免了古茶園遭受踩踏后生態被破壞的問題。

      接下來,勐海縣有關部門將圍繞“一縣一業”示范縣創建項目建設,開展茶園種植面積和分布現狀及茶園森林結構功能調查,精確掌握縣域范圍內生態茶園的種植面積、分布現狀及土壤主要養分元素含量,構建勐海縣茶園生態系統綜合觀測研究樣地,為古茶樹資源發掘和可持續性利用提供科研數據支撐。

      老班章古茶樹長出嫩綠的新芽(4月10日攝)。新華網 明德 攝

      實施《條例》和“八大工程” 擦亮“金字招牌”

      云南省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所長何青元認為,開展古茶樹資源發掘和利用,不僅可以直接選育優良植株培育新品種,也可為茶樹雜交育種提供親本材料,是創制茶葉多樣化產品的重要來源。

      作為全州的“金字招牌”產業,如何在保護中開發利用,做大茶品牌、做強茶產業、做好茶旅融合,推動茶產業高質量跨越式發展?西雙版納州委、州政府歷任領導進行了深度思考和探索。

      早在2011年,西雙版納州就率先制定、頒布了《云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古茶樹保護條例》《云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古茶樹保護條例實施辦法》,推動全州古茶樹資源法制化、規范化和科學化管理。在今年提出將重點實施的“八大工程”中,西雙版納州的“第一大工程”,就是全力做好古茶樹資源保護和利用工作。

      下一步,西雙版納州將著力做好古茶樹(園)的資源普查,強化對古茶樹(園)管理的技術指導。同時以企業為主體,建立古茶樹(園)保護與開發的利益聯結體系,并鼓勵人工茶園森林化改造,提升人工茶園生態功能和茶葉品質,實現管護、生物多樣性保護和可持續開發利用,為茶旅產業融合發展賦能。(完)

      關鍵詞

      圖片新聞
      最近更新
      Copyright @ 2008-2023 www.npbk4zh.cn All Rights Reserved 首都青年網 版權所有
      文章采集互聯網,為了傳遞信息,如有出處與本站無關。 非本站原創,系由網友自助上傳或轉載、采編于其它媒體,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和看法,一切責任由發布者承擔,與本站無關!
      版權文章處理
      聯系方式:QQ  39 60 29 14 2 @qq.com  備案號:皖ICP備2022009963號-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