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青年網 |
      • 手機客戶端
      • 微信
      您的位置:首頁 > 地方 > 正文
      每日快播:貴州岑鞏:完善基礎設施 助推產業發展
      來源: 2023-04-13 19:20:02

      清晨,當第一縷陽光打在稻田上,農機人員駕駛大型機械在田間來回穿梭,改田、整土、修路、挖渠……春耕備耕各項工作如火如荼地進行。

      岑鞏縣思旸鎮磨寨村水稻制種基地。(萬再祥 攝)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記得以前,我們都是靠牛犁田,用手栽秧,種植一畝需花費很大的人力、物力,特別是秧田搶水的時候,大多都是用竹子接入,做點活路成本高得很。”貴州省岑鞏縣思旸鎮磨寨村民楊啟國說道。

      岑鞏縣思旸鎮新安村新建好的溝渠。(黃鵠 攝)

      從不敢想到成為現實,從泥濘到硬化,從一百米到一千米,甚至幾千米……產業路、灌溉水渠、機耕道基礎設施的順利實施,打通了阻礙產業發展的“最后一公里”,各村產業得以有序推進。

      岑鞏縣思旸鎮坪壩村建設好的防洪提。(黃鵠 攝)

      據了解,2022年以來,思旸鎮基礎設施項目總投資0.367億元,按照“聽民聲、辦實事、匯民意、解民憂,聚焦群眾急難愁盼”的原則,總共新建產業路11公里、機耕道8條,修復灌溉水渠15條、修建排水溝5條,完成高標準農田建設1300畝。

      岑鞏縣思旸鎮磨寨村的機耕道。(黃鵠 攝)

      “產業因路而興。”談起如今的產業發展,75歲的岑峰村老村干吳昌益深有感觸,“我們村從荒山荒坡到單一品種種植到‘油茶+中藥材’復合模式發展,都得益于這條產業路的修建”。

      岑鞏縣思旸鎮磨寨村的高標準農田建設。(黃鵠 攝)

      近年來,岑鞏縣思旸鎮黨委政府以綠色發展為引領、以農業產業為支撐、以美麗鄉村為依托,積極推行“黨支部+合作社+基地+農戶”模式,大力修建基礎設施,調整農村產業結構,推進傳統產業向現代農業轉型,深入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穩產量、提產能、強機制、增效益,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讓“中國飯碗”裝得更滿、端得更牢、成色更足。

      如今的思旸,已經形成以磨寨村“水稻+羊肚菌”,岑峰村“油茶+中藥材”,盤街村“水稻+油菜”等復合輪作發展模式,發展雜稻制種3004畝,油茶種植2100畝、中藥材種植2000畝、精品水果4320畝。(楊東 黃鵠)

      關鍵詞

      圖片新聞
      最近更新
      Copyright @ 2008-2023 www.npbk4zh.cn All Rights Reserved 首都青年網 版權所有
      文章采集互聯網,為了傳遞信息,如有出處與本站無關。 非本站原創,系由網友自助上傳或轉載、采編于其它媒體,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和看法,一切責任由發布者承擔,與本站無關!
      版權文章處理
      聯系方式:QQ  39 60 29 14 2 @qq.com  備案號:皖ICP備2022009963號-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