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貴陽4月30日電(記者施錢貴)走進位于貴州省黔西南州興義供電局的“勞模創新工作室”,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各種專利證書、榮譽證書、獎杯獎章等,這些都是龍福剛在堅守工作一線二十多年里取得的。
(相關資料圖)
1975年出生的龍福剛,是南方電網貴州電網公司興義供電局輸電管理一所綜合數據班的高級作業員。自1998年參加工作以來,他獲得過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勞動模范等眾多榮譽。
龍福剛的“勞模創新工作室”里擺滿了各種榮譽證書和專利證書。新華社記者 施錢貴 攝
剛參加工作時,龍福剛為了盡快進入工作狀態,他刻苦鉆研,努力學習并不斷實踐,三年就成長為帶電作業班班長,是當時貴州電網公司最年輕的班長。“工作時我隨時帶個本子,有不懂的就問師傅或者自己查資料,不讓問題過夜。”他說。
在工作中,龍福剛是一個較真的人。他嚴格要求自己,杜絕“差不多”:同樣一根輸電線拉線纏繞,對纏繞的扎線精密度,他要求精確到毫米;對尾線的長度,他要求第1組拉線和第100組拉線的誤差不能超過1厘米……
踏實、實干,是興義供電局輸電一所總經理唐健對龍福剛的評價。“以前在大山里換絕緣子,他都是揀重的物件扛。”唐健說,在日常輸電線路運維工作中,龍福剛常常細觀察、善思考、勤動手,他的每一項技術革新與發明,都是針對現場問題的改善,都著眼于解決實際問題,提高工作效率、經濟效益和安全性能。
“帶電作業的工作環境特殊,面臨高空、高壓難題,危險系數高。”龍福剛說,他曾看到同事因不慎觸電而倒下,所以他發誓要努力提高帶電作業的安全性。于是,他開始了自己的發明創造之路。
以帶電作業卡具改良為例,原來的卡具受力不均,容易移位變形,安全隱患較大。龍福剛認真分析,結合現有資源及材料對卡具進行改進,他整整用了4年時間改良卡具,極大提升了帶電作業的效率、降低了安全風險,獲得貴州省總工會節能減排“金點子”一等獎。
截至目前,龍福剛已經擁有國家專利23項,折疊檢修梯等2個項目進行市場轉化應用,6個項目進入南方電網公司新技術推廣目錄,現已在廣西電網公司、云南電網公司和貴州電網公司推廣使用。
龍福剛在攀爬電線塔。新華社記者 施錢貴 攝
雖然龍福剛獲得了各種榮譽,但他并未改變自己的初心。“我喜歡檢修、喜歡發明創造,一心想在一線工作。”龍福剛說,他更喜歡技能型工作,“就像廚師做的菜得到食客認可一樣,我的發明創造得到推廣應用是對我最大的鼓勵。”
前些年,龍福剛還從班長的位置上退了下來。“希望更多的年輕人得到歷練。”他說。
如今,龍福剛依托“勞模創新工作室”,帶領團隊一心一意搞發明創造。他說,要用自己的努力,不斷提高電網工人工作的安全性,用自己的行動點亮萬家燈火、造福千家萬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