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青年網 |
      • 手機客戶端
      • 微信
      您的位置:首頁 > 地方 > 正文
      最資訊丨記者手記:在西安,感受千年古都的溫度
      來源: 2023-05-15 18:15:55

      新華社西安5月15日電(記者張斌)一座城市的溫度,久居其中的普通老百姓感觸最深。


      【資料圖】

      傍晚時分,西安市新城區韓森寨街道東方社區,“飯大爺”老年餐廳逐漸熱鬧起來。84歲的社區住戶劉玉亭如往常一般排隊等候吃飯。

      這個餐廳專門為轄區老年群體提供一日三餐,每頓飯三五元錢。雖然門店不大,但飯菜種類多樣且軟爛可口,受到歡迎。

      “餐廳就在樓下,不用多跑路,價格也實惠。”在此就餐三年,劉玉亭感觸頗多,“吃上熱騰騰的飯菜,心里也暖乎乎的。”

      為了解決老年人的吃飯難題,新城區已累計建成21個“飯大爺”老年餐廳。不僅如此,這里還設立了9個街道級綜合養老服務中心、104個社區養老服務站,為轄區老年人提供助浴、助潔、助醫、助急等系列“嵌入式”養老服務。

      “服務精細化、貼心化、有溫度,一直是我們的目標。”西安市新城區民政局黨組書記、局長朱增理說。

      整合助老服務資源、孵化培育為老服務型社會組織……在西安,針對老年群體的服務供給日漸加大,“養老”正逐漸變為“享老”。

      一餐暖心飯里,是用心用情關懷老年群體的服務溫度;一束鮮花里,則彰顯著古城西安熱情暖心的待客溫度。

      今年春節,一位江蘇游客游覽完西安后,感慨于古都的濃情暖意,特地為這座城市獻上一捧鮮花,并且拍照上傳網絡寫道:“深深地被這座城市持續地感動著。”

      西安擁有3100多年建城史、累計1100多年建都史,長期以來都是熱門旅游目的地。今年“五一”假期,西安接待游客達1330.51萬人次,比2019年同期增長19.23%。

      面對蜂擁而至的游客,廣大市民自發“讓客”“讓景”的舉動讓不少游客頗為感動。這樣的景象已成為街頭巷尾的美談:鐘鼓樓下,市民熱情地給外地游客指路、引路;斑馬線前,司機耐心地等候每一位行人安全通過;網絡平臺上,本地網友不吝溢美之詞推介每一款地道小吃……

      正如陜西著名文化學者肖云儒所言,溫暖與周到、熱情與活力、包容與開放正在成為西安的城市特質,這些特質讓古都更添韻味。

      這樣的特質也吸引來更多外國友人在西安求學、旅游、尋求發展。

      48歲的印度人德福定居西安多年,他的餐廳就開在大唐西市絲路風情街上。大唐西市是在保護隋唐絲路起點西市遺址的基礎上,打造的以盛唐文化、絲路文化為主題的文商旅綜合園區。

      “這里文化氛圍濃厚,街區的管理也很人性化,而且我們的餐廳深受古城市民的喜愛,生意一直不錯。”德福說,“我的孩子在這里上學,我的餐廳從西安一路開到成都、杭州、長春等地,西安是我的福地。”

      隨著城市特質不斷彰顯,城市品質不斷提升,千年古都西安更有溫度、更富魅力。(完)

      關鍵詞

      圖片新聞
      最近更新
      Copyright @ 2008-2023 www.npbk4zh.cn All Rights Reserved 首都青年網 版權所有
      文章采集互聯網,為了傳遞信息,如有出處與本站無關。 非本站原創,系由網友自助上傳或轉載、采編于其它媒體,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和看法,一切責任由發布者承擔,與本站無關!
      版權文章處理
      聯系方式:QQ  39 60 29 14 2 @qq.com  備案號:皖ICP備2022009963號-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