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凈整潔、沒有明顯異味……這是記者近日走進貴州黃平縣新州鎮良田村肉牛養殖場的第一印象?!拔覀冇猩习兕^牛在這里進行圈養,牛的‘吃喝拉撒’都在牛圈內進行,雖然最近氣溫逐漸升高,不過圈內沒有明顯異味,這得益于發酵床養殖技術的推廣?!别B殖戶楊秀成說。
楊秀成是良田村的養牛大戶,他于2016年成立專業合作社開始進行規?;馀pB殖?!耙郧梆B牛,圈內牛糞打掃費時費力,而且產生的排泄物還容易造成污染?!睏钚愠烧f,兩年前,他嘗試使用“發酵床養殖技術”,即通過在牛圈內鋪設過濾墊層,再添加相應生物制劑,可有效解決牛糞中有機物的降解、轉化,以及臭味的吸收。
(資料圖)
“該技術幫助解決了牛圈臭味問題,同時還節約了相應成本?!睏钚愠烧f,他每年減少了3萬元的人工處理成本,同時降解物可經過無害化處理變成有機肥料用于種草養牛,每年可再幫他節約近6萬元的肥料成本。
楊秀成使用的發酵床養殖技術,是黃平縣近年來積極推廣清潔養殖、綠色養殖的典型成果。地處云貴高原東端的黃平縣,近年來通過龍頭企業帶動、發展家庭農場規?;B殖等方式,拓展了肉牛養殖規模。為解決養牛過程中的糞污污染,黃平縣在2021年引進一家生物制劑生產企業,在全縣推廣發酵床養殖技術,幫助企業和養殖大戶進行清潔養殖和推動生態循環利用,目前全縣近六成的規?;B殖場已經推廣使用該技術。
坐落在貴州省黃平縣谷隴鎮崇山峻嶺中的一處大型肉牛養殖基地(無人機照片,5月17日攝)。新華社記者 楊楹 攝
黃平縣委副書記吳政富介紹,除了推行清潔養殖,全縣利用當地酒企釀酒產生的酒糟和回收的水稻、高粱、玉米秸稈,“變廢為寶”當作養牛飼料,同時利用發酵床養殖技術產生的有機肥進行還田使用,達到生態循環利用目的,還幫助企業節約生產成本。
在推動生態養牛的同時,黃平縣還注重數字化賦能,引導企業、農戶進行“智慧管護”,實現生物資產的在線盤點、溯源管理以及牛群健康監測等科學管理。
5月17日,工人在貴州省黃平縣谷隴鎮肉牛養殖基地給新進的牛打上可以監測健康狀況、便于智慧管理的耳標和編號。新華社記者 楊楹 攝
在黃平縣新州鎮東坡養?;?,成片的牛群白天在山間悠然覓食青草,傍晚時分便回到現代化牛舍休息。
“公司將1200余頭能繁母牛進行白天放養,我們給牛打上電子耳標,擁有定位功能,只要越過牧場一定范圍,公司智慧監測平臺就會自動報警,防止牛群丟失。”貴州黃平農博翔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張靖介紹,東坡養?;厥窃摴局匾哪芊蹦概E嘤c,每頭母牛帶有電子耳標,可用于監測牛的體溫、運動步數、進食量等數據?!叭绻3霈F發燒等情況,公司的智慧監測平臺會第一時間預警,同時提醒工作人員對其進行看病治療。”張靖說。
“黃平縣不斷強化科技支撐,加快構建種養結合、農牧循環的可持續發展格局,幫助傳統肉牛產業發展不斷提質增效?!眳钦唤榻B,黃平縣牛存欄量達4.3萬余頭,其中進行規?;B殖的公司、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等共有145家,全縣肉牛產業產值接近7億元。(記者李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