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陜西省增殖放流活動啟動儀式
6月6日,2023年全國“放魚日”陜西省增殖放流活動啟動儀式在寶雞市鳳縣體育場舉辦。
據了解,本次活動主題為“養護水生生物資源,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由陜西省農業農村廳、寶雞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寶雞市農業農村局、鳳縣人民政府承辦,掀開了2023年度陜西省魚類增殖放流活動序幕。
近年來,陜西省堅持每年開展魚類增殖放流活動,年放流各種經濟魚類700余萬尾,珍稀水生生物3萬余尾。今年6月6日“放魚日”活動,陜西省12個市(區)同步設立30余個增殖放流點,放流各類苗種460余萬尾。其中,陜西省級主會場將向嘉陵江放流鰱、鳙、鯽魚等放流適生魚苗15萬尾。
活動現場,工作人員通過擺放科普展板,發放宣傳資料,接受現場咨詢和有獎問答等方式,向市民群眾和游客朋友宣傳科學規范放生知識、水生野生動物保護科普知識和水生動物保護法律法規,讓關愛水域生態環境、養護水生生物資源理念深入人心,使社會公眾對科學規范放生、依法保護水生生物資源和生物多樣性有更直觀認識和切實感受。
據了解,2015年,農業部設定每年6月6日為全國“放魚日”,全國各地同步開展增殖放流活動。目前,長江流域實施“十年禁漁”,黃河流域實施禁漁期制度。陜西省的主要干流、支流全部處于休養生息時期。六月是水生生物生長繁殖和養護生物資源的黃金時期,利用這個時間窗口,開展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對主動修復水生生物資源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楊喜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