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青年網 |
      • 手機客戶端
      • 微信
      您的位置:首頁 > 旅游 > 正文
      2024長江流域民間文化藝術交流展示活動將在湖北咸寧舉行
      來源:新華網 2024-11-23 11:35:51
       湖北,承載荊楚文化的千年底蘊,融合長江流域的千里風情,孕育出豐富多樣、融合多元的民間文化藝術。戲曲、剪紙、泥塑、皮影等民間文化藝術,既是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又是地域文化的結晶。近年來,湖北各地通過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古老的藝術文化遺產,延續歷史文脈,凝聚鄉村群眾的精氣神,開拓產業發展,為助推鄉村振興發揮了積極作用。

        政策賦能 推動民間文化藝術發展新動力

        民間藝術何以珍貴?它們是一方水土、一方文化的生動體現,承載著歷史的沉淀與時代的脈動,往往濃縮著鄉土中國的厚重底蘊。湖北楚劇,深植于荊楚大地的肥沃土壤,由歷代藝人傳承發揚。藝人們身著華服、手持折扇,穿梭于江漢平原,用悠揚婉轉的唱腔為觀眾展現戲文中的情感。在歲月流轉中,他們的表演融合了地方戲曲、民間小調,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楚韻漢調”。

      紅安繡活

        近年來,湖北省各級地方政府高度重視民間藝術保護工作,將民間文化藝術保護發展工作納入當地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重要內容進行規劃,取得突出成效。紅安縣為推動保護、挖掘、傳承、發展“紅安繡活”“紅安大布傳統手工技藝”,專門出臺了民間工藝傳承人計劃,據介紹,每年到紅安繡活傳習所學習的繡娘有500余人,參與合作社刺繡的繡娘累計已超4000名。

        科技賦能 讓民間文化藝術從“傳下去”到“活起來”

        民間文化藝術深入民間,興于民間,蘊含著中華文化基因,是中華文化的燦爛瑰寶和鮮明標識。加強歷史文化保護傳承,推動優秀傳統鄉村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方能激活鄉村文化的生命力。

        文化的生命力源于創新創造,而創新創造就包括科學運用新技術、新手段。

      湖北省群眾藝術館短視頻拍攝現場

        2023年以來,根據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廳關于做好公共文化云建設項目實施工作的部署安排,湖北省群眾藝術館出品“微游湖北民間文化藝術”微視頻,收錄各類湖北民間文化藝術,針線流轉,紅安繡活繡出“錦繡”生活;歌聲嘹亮,潛江民歌詠唱濃厚鄉情;戲曲悠揚,天門曲藝詮釋價值觀念……當文化珍品借助科技實現“活色生香”,人們看到的不只是色彩、線條、寫意、情懷,更是文化傳承發展的多元化呈現、時代化表達。

       旅游賦能 為長江民間文化藝術發展提供“流動力”

        民間文化藝術“被看見”才能“被熱愛”。地處長江之濱的湖北咸寧市,歷經歲月沉淀,積累了豐富的民間文化財富,是遠近聞名的“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圍繞溫泉康養、桂花文化、三國文化、竹文化、紅色文化、萬里茶道源頭等特色旅游產品,咸寧推出了一批“不得不游的景區、不得不購的旅游商品、不得不品的特色美食、不得不訪的美麗鄉村、不得不享的康養體驗、不得不住的特色民宿、不得不到的研學基地”等知名旅游品牌。

        

      咸寧碧桂園鳳凰溫泉

        11月22日-23日,以“長江放歌 大地情深”為主題,由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務司、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廳、咸寧市人民政府主辦的2024長江流域民間文化藝術交流展示活動將在咸寧市舉行。據了解,活動包括參觀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場景、2024長江流域民間文化藝術交流成果展、開幕式及惠民演出、沉浸式展示展演,以及咸寧市系列文旅惠民活動。其中,22日的開幕式及惠民演出將在咸寧市人民廣場舉行,屆時將有來自長江流域13省的民間文藝節目精彩上演。

        “我們將聚焦陣地建設、惠民活動、精品力作這三大載體,加強民間文化藝術項目的普及推廣,深化挖掘和培養具有獨特民族風格和地域特色的文化資源,培育一批各具特色的文化品牌、民間文化隊伍及民間鄉土文化人才,助力推動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保護和發展。進一步提升湖北省全民藝術普及服務水平。”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廳相關工作人員說。

      關鍵詞

      圖片新聞
      最近更新
      Copyright @ 2008-2023 www.npbk4zh.cn All Rights Reserved 首都青年網 版權所有
      文章采集互聯網,為了傳遞信息,如有出處與本站無關。 非本站原創,系由網友自助上傳或轉載、采編于其它媒體,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和看法,一切責任由發布者承擔,與本站無關!
      版權文章處理
      聯系方式:QQ  39 60 29 14 2 @qq.com  備案號:皖ICP備2022009963號-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