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青年網 |
      • 手機客戶端
      • 微信
      您的位置:首頁 > 社會 > 正文
      今日播報!上市公司也“追星”:買張坤李曉星等旗下基金,有的腰斬有的賺6000萬
      來源: 2023-04-22 19:08:09

      基金買哪家上市公司的股票總是被津津樂道,一直作為投資標的的上市公司反過來買基金,也在成為其新的投資方式。

      Wind數據顯示,截至4月21日,2022年有40家上市公司買入了113只基金,金額共計283億元,相比2021年明顯上升。從收益來看,這些基金去年一半上漲一半出現了下跌,數量上占比最高的權益基金成了虧損的重災區。

      一只債基虧損29%


      (相關資料圖)

      從113只基金來看,涵蓋了各種類型的基金產品,包括30只貨基、31只固收+、47只權益、兩只QDII、兩只FOF和一只REITs。從結果來看,57只在2022年取得負收益,56只錄得上漲。

      通聯數據顯示,30只貨幣基金全部取得盈利,平均收益為2.05%。但31只固收+的平均收益只有-1.73%,其中廣發可轉債A跌幅最大,2022年回撤達到-29.12%。微光股份年報顯示,公司在去年投資100萬元買入該基金,期間贖回了88.75萬元,虧損了17.69萬元。

      該基金的基金經理是吳敵,管理廣發可轉債A三年的時間,取得了37.04%的任職回報,也在2022年遭遇“滑鐵盧”。他在年報中分析稱,2022年股市行情跌宕起伏,股指走出“調整—反彈—再調整—再反彈”的形勢,轉債在正股普跌的同時承受估值壓縮,同樣表現不佳。

      在權益基金中,有30只是主動權益基金,不過在去年的持續調整中,成為上市公司買基金虧損的重災區。這30只基金在2022年無一例外全部虧損,其中不乏明星基金經理,包括張坤的易方達藍籌精選,何崇愷的易方達國防軍工A,歸凱的嘉實核心成長A,焦巍的銀華富饒精選,李曉星的銀華心佳,王鵬的泰達宏利景氣領航,韓創的大成核心趨勢C,崔宸龍的前海開源新經濟A,曲揚的前海開源優質企業A。

      收益率最低的是許家涵管理的天治核心成長,2022年虧損了34.46%。躍嶺股份在2022年初就投資該基金50萬元,但到年底只剩下24.79萬元,這也是躍嶺股份在2022年唯一一只基金投資。

      此外,還有兩只基金的年收益低于-30%。中國鐵建持有的國泰金鑫A也在2022年虧損了32.63%,但其本金只有3900元,損失有限;曲揚管理的前海開源優質企業A則被新聯電子在2022年持有,但因為在去年的回報為-31.94%,公司在去年虧損了155萬元。

      青睞頭部管理人

      相比2021年底只有38家上市公司買入88只基金,2022年利用自有資金進行基金買賣的公司數量更多。

      一位基金業內人士告訴《華夏時報》記者,部分上市公司積累了大量現金儲備,應運而生的就是強烈的理財需求。基金作為資產配置中重要的構成部分,與傳統的理財產品相比,收益率優勢明顯。上市公司買基金就是為了獲得高收益。

      有的基金同時獲得了不同上市公司的青睞。

      貨基易方達現金增利B被廣發證券和寧波港持有,后者的本金高達1億元。易方達現金增利B在2022年上漲了2.24%,寧波港在去年已經全部贖回,獲利156萬元。

      諾安聚鑫寶C在去年的漲幅為1.96%,獲得了恒生電子9800萬元的申購,報告期內浮盈1.11萬元;華林證券則投資了3億元,取得了7.38萬元的賬面收益。

      此外,貨基廣發活期寶B同時被廣發證券和弘業期貨持有,南方天天利被洛陽鉬業和寧波港買入。

      東北證券在2022年買入華夏上證50ETF 100.61億元并贖回,期間虧損了1.91億元;上述買貨基的弘業期貨的2836萬元本金也虧損了98萬元。

      上述113只基金雖然涉及到40多家基金管理人,但仍然集中在頭部基金公司中。行業龍頭易方達的11只基金獲得了上市公司的買入,包括張坤的易方達藍籌精選;廣發基金居于次位,有8只基金被買入;此后是華夏基金7只,嘉實基金6只,博時、富國、銀華和招商基金則分別有5只產品在2022年得到了上市公司的青睞。

      中油資本買入的基金均正收益

      一位上市公司董秘告訴《華夏時報》記者,監管規定募集資金不得用于委托理財等高風險投資,公司想進行證券、基金等高風險投資,需要利用自有資金。而且為了確保資金的安全,買入基金要上董事會,程序、內控等要求很多。

      從上市公司的層面來看,目前恒生電子是買入基金最多的上市公司,持有11只基金。年報顯示,11只基金的投資本金合計3.84億元,粗略計算虧損了808萬元。

      恒生電子在2022年實現營收65.02億元,同比增長18.3%;實現歸母凈利潤10.91億元,同比下降25.5%。

      寧波港也在2022年一舉用9.1億元買入了10只基金,年報顯示,去年實際獲利1250萬元。公司2022年實現營業總收入257.04億元,同比增長11.1%;實現歸母凈利潤42.2億元,同比下降2.6%。

      新聯電子也買入了10只基金,以主動權益為主,但一年下來全部虧損,合計損失了3500萬元。公司則在2022年實現營收6.21億元,同比增長33.5%;凈利潤1116萬元,同比下降95%。

      微光股份買入8只基金,有賺有賠,合計損失9萬元。

      中油資本用105億元本金持有了6只基金,2022年全部實現了正收益,而該公司從這6筆投資上賺取了2.17億元。其中,持有的匯添富AAA級信用純債,買入了15億元,去年收益率為2.12%,實現盈利6600萬元。

      編輯:嚴暉 主編:夏申茶

      關鍵詞

      圖片新聞
      最近更新
      Copyright @ 2008-2023 www.npbk4zh.cn All Rights Reserved 首都青年網 版權所有
      文章采集互聯網,為了傳遞信息,如有出處與本站無關。 非本站原創,系由網友自助上傳或轉載、采編于其它媒體,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和看法,一切責任由發布者承擔,與本站無關!
      版權文章處理
      聯系方式:QQ  39 60 29 14 2 @qq.com  備案號:皖ICP備2022009963號-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