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青年網 |
      • 手機客戶端
      • 微信
      您的位置:首頁 > 社會 > 正文
      咬牙轉型光伏一體化,這家設備龍頭一年狂砸400億 | 焦點分析
      來源: 2023-04-24 12:25:29

      作者 | 袁斯來

      編輯 | 蘇建勛

      4月12日,光伏設備龍頭“上機數控”發布公告稱,即將變更公司名為“弘元綠色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上機數控表示,業務已從硅棒切割設備制造企業逐步轉向“光伏產業鏈一體化”,新名字更符合經營情況。

      2019年,上機數控從賣設備,轉型至硅片制造。短短三年,公司就換了面孔,營收九成都來自硅片。嚴格說來,上機數控已不是家設備公司,而是硅片制造商。

      靠著賣硅片,上機數控凈利潤也翻了10多倍。

      吃到“雙碳”甜頭后,上機數控想要乘勝追擊。2022年,上機數控投資百億建硅料項目,2023年4月4日,上機數控又宣布投資50億元建光伏組件項目。至此,上機數控已經覆蓋產業鏈最關鍵三個的環節:硅料、硅片、組件。

      如此來看,上機數控的確需要換一個名字。

      改名后的上機數控,會在“一體化”上走得更遠,這也是現在光伏企業們的執念。“一體化”意味著強大的議價權、獨立的生產,是個讓二級市場興奮的概念。上機數控這樣傳統到不能再傳統的設備廠商,實在平淡太久,顯然無法抵御誘惑。

      但在硅片價格波動,需求前景不明時,上機數控耗費大量資金擠入光伏一體化,此舉仍然冒險。

      上機數控狂奔

      上機數控從設備轉型到硅片行業的時間點,稱得上先知先覺。

      2019年前,“雙碳”還不是熱詞,上機數控只是家很不起眼的設備廠商,主要賣金剛線切片機,用來將硅條切成硅片。

      根據上機數控財報,其2019年營收只有8億元,歸母凈利潤不到2億元,且利潤還在縮水。

      這家找不出亮點的傳統企業,自然不被資本市場待見。上機數控在2019年5月轉型前,市值只有20億左右。甚至在轉型硅片行業一段時間后,上機數控股價還在下跌。

      然而,2020年雙碳政策提出后,上機數控同步飛升,市值只用了1年時間狂飆到200億。此時,上機數控的單晶硅片產能已經達到了20GW。

      整個2021年,地方政府不斷上馬光伏項目。上機數控硅片銷售翻了近3倍。生產出的硅片被一搶而空。

      上機數控在這場轉型豪賭中完勝。畢竟很少有公司靠著單一業務,三年收入翻了50倍。

      走對第一步后,上機數控信心十足地在擴張之路上狂奔。2022年2月,上機數控宣布進入硅料行業,項目投資預計將達到118億元。僅僅過了4個月,上機數控又公告投資148億建單晶硅棒項目;同年8月,機數控再次宣布,投資150億建硅片和電池產線。

      工業機器人和技術人員生產太陽能光伏組件,圖片來自視覺中國

      一年中,上機數控在上下游的新項目投資額超過400億元。

      但截止2021年底,上機數控手里的貨幣資金加上交易性金融資產只有38億。以上機數控當時可以動用的資金來說,擴張計劃有些勉強。

      好在上機數控的股價節節攀升,在2019年一度到超過350元,市值高達千億。通過發債、非公開募資和公開定增,上機數控在2020年到2022年中,吸收近百億資金。

      但風向正在變化。隨著硅料、硅片產能釋放,硅片價格下跌,激進擴產的上機數控或許遭遇產能過剩的危機。

      一體化迷思

      無論是已經盤踞行業數十年的老牌巨頭,還是上機數控這樣年輕的進入者,業務版圖都會從上游硅片一直延伸到組件。即便目前暫時只有單一業務,放出的規劃也雄心勃勃

      對于光伏企業來說,一體化最大的好處,就是對沖風險。

      不管是硅片、硅料……當一個環節價格波動時,可以通過其他環節填補損失,比如硅料降價時,硅片可能因為石英坩堝等供應不足維持價格。同時,如果上游出現材料過剩,也能在體系內的下游環節消化掉,企業不至于陷入被動。

      而且,一體化也能降低整體成本。前兩年硅料價格暴漲,如通威這樣既做原料又做成品的廠商,自然更有價格優勢。

      但當巨頭、新貴都將“一體化”當做解藥時,行業的各個環節都變得白熱化。

      光伏行業前期投入高,規模效應明顯,其實不利于上機數控這樣轉型的新人。上機數控進入硅片行業時,吃到先發者紅利。但進入組件、電池、硅料環節時,它已經是個后入者。

      以硅料為例,上機數控投資近50億修建的5萬噸硅料項目,內部收益率為22.68%,而通威2021年5萬噸的項目內部收益率為23.98%。

      這意味著同樣的項目,通威收益更高,整個行業已經出現頭部贏家通吃的趨勢,真正能勝出的仍然只有少數頭部公司。

      重金傾注入一體化后,更大的風險是供需發生變化。

      硅料、硅片、組件行業都身處擴產潮中,相比同行,上機數控的產量其實不算突出。通威一家公司2022年底硅料產能已經達到33萬噸,還有49萬噸規劃產能。硅片、組件環節更是不缺動輒百億的擴產規劃。

      擴張之下,供需緊張也很快緩解。從去年底到今年年初,硅料、硅片價格都出現下跌。隨著大公司的硅料、硅片產能釋放,材料已經不再緊缺,上游產品價格曲線將緩慢下行,成倍增長已成過去。

      上機數控的擴張多在這兩年開啟。兩三年后,行業中產能全部釋放時,市場供需早就今非昔比。一旦供大于求,龍頭公司顯然比上機數控更善于,也更有能力打價格戰。

      “一體化”是個很有故事的詞語。在資本市場沉浮的公司們希望靠它描摹出一副宏大的畫面。對于龍頭公司,一體化的確是加成,畢竟它們有足夠厚的安全墊。但一家剛剛進入光伏行業3年的公司,更理性的做法是穩步向前。

      上機數控在硅片業務算暫時站穩,或許應該將地基修建得更牢固,再去擴張版圖。

      關鍵詞

      圖片新聞
      最近更新
      Copyright @ 2008-2023 www.npbk4zh.cn All Rights Reserved 首都青年網 版權所有
      文章采集互聯網,為了傳遞信息,如有出處與本站無關。 非本站原創,系由網友自助上傳或轉載、采編于其它媒體,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和看法,一切責任由發布者承擔,與本站無關!
      版權文章處理
      聯系方式:QQ  39 60 29 14 2 @qq.com  備案號:皖ICP備2022009963號-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