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車場行業市場多大?停車場行業市場前景及現狀如何?隨著國內汽車消費能力及保有量水平的提高,以及房地產、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等產業的快速發展,停車位數量增長遠不及汽車保有量上漲速度,城市停車需求形成巨大缺口。與此同時,傳統停車模式信息化水平低,停車場或停車位之間的數據信息無法互通,傳統停車模式越來越無法匹配行業現實需求。綜上因素,導致近年來國內各大城市普遍面臨停車難、停車亂、管理難“兩難一亂”等問題,停車位供給嚴重失衡、車位使用不均衡、缺乏有效共享機制、停車場及車位信息“孤島”等問題日益凸顯。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2-2027年停車場產業深度調研及未來發展現狀趨勢預測報告》分析顯示
停車場市場深度調研
(相關資料圖)
經過近年來的持續快速發展,國內智慧停車市場滲透率持續提升,在提升車主的停車效率和便捷度方面作用明顯,較大幅度提升路內停車位和路外停車場的運營質量和管理水平,受到廣大車主用戶和停車場運營方的歡迎,對于解決城市停車“兩難一亂”問題也發揮了突出的作用。
目前,在住宅市場車位配置比提升、路邊公共停車位數量增長、公共停車場建設投資增加等因素的推動下,我國停車場停車位總數從2015年的6935萬個增長至2021年的15750萬個,2021年我國停車消費市場規模從2015年的3354.4億元增長至7317.4億元;
預計2022年我國停車位數量有望達到19500萬個,停車消費市場規模有望達到8500億元。
人均汽車保有量不斷上升,對停車位的需求越來越大,停車場成為影響城市和諧宜居的重要因素。
智慧停車產業鏈將高清攝像頭、芯片等零部件與云計算等技術進行整合,集成智慧停車解決方案,為下游的政府、停車場商、車主提供綜合性服務,合理優化停車資源調配,節約停車時間,緩解停車難問題。根據對中國智慧停車產業鏈的分析,全產業鏈參與者包括上游設備供應商、中游智慧停車解決方案、下游智慧停車方案需求者。
上游設備商可分為硬件、軟件兩類,硬件主要包括高清攝像頭、地磁車檢器等設備,軟件則包括云計算、儲存、信息處理等設備;中游包括捷順科技、藍卡科技、立方控股等智慧停車方案提供商;下游為智慧停車方案需求者,包括政府、停車場商、車主等三類用戶。
為了應對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的沖擊,截至目前,建成停車場10處,重建停車場16處,建設停車泊位618個,安裝出入口設備26套,崗亭16座,切實改善城市出行環境。
停車場建設項目總投資額約為2.09億元,計劃建設停車場55625平方米,其中地上停車場50650平方米,地下停車場4975平方米;停車場計劃設置停車泊位4450個,其中地上停車位4052個,地下停車位398個。
第一季度,國家發展改革委停車場專項債券共發行194支,發行規模1969.79億元,其中包括17支項目收益債券,規模142.30億元。
而地方政府將停車場項目作為直接融資標的的積極性并不高,到2020年第一季度末地方政府停車場建設項目專項債券僅有5支,但有大量停車場項目作為棚戶區改造、產業園區等發債項目的配套融資項目存在。
從停車場行業角度看,智慧停車行業已經聚集不少玩家:在車位信息共享預定、車位共享、停車全流程優化、代客泊車都有表現較為突出的企業。
有的由設備供應商轉型而來,在優秀靠譜的硬件設備上打造上“云”能力,有的走互聯網創新道路、看中未來數據和信息產生的價值服務。
數據顯示,2021年上半年,載客汽車保有量達2.52億輛,其中以個人名義登記的小微型載客汽車(即“私家車”)達2.33億輛。
與此同時,截至6月底,全國有74個城市的汽車保有量超過100萬輛,同比增加5個城市,33個城市超過200萬輛,18個城市超過300萬輛。
其中,北京汽車保有量超過600萬輛,成都、重慶汽車保有量超過500萬輛。蘇州、上海、鄭州汽車保有量超過400萬輛。
在物聯網技術的幫助下,傳統的停車場系統正在轉變為智能停車場系統,實現了全面的數字化管理,成為智能停車的標配。
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數字管理已是大勢所趨,在科學技術的進步和人類文明的發展中,人們對停車場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現在越來越多的小區設置了智能停車場設備。
停車場管理系統配置包括停車場控制機、自動吐卡機、遠程遙控、遠距離卡讀感器、感應卡(有源卡和無源卡)、自動道閘、車輛感應器、地感線圈、通訊適配器、攝像機、傳輸設備、停車場系統管理軟件等。
目前來看,我國智慧停車場行業現階段主要布局區域在一二線城市。一線城市有數量更多、頻次更高的服務響應需求,成為智慧停車企業爭奪之地。從C端用戶角度看,手機里下載眾多APP,或者綁定十幾個停車小程序也實在有些麻煩。
2022年上半年,全國新增道路智慧停車項目131個,呈現持續增長趨勢。晶眾停車業務已在全國服務超過了200多個城市,逐步實現了智能化、數據存儲信息化、數據處理自動化的數字化服務體系,城市級智慧停車數字化解決方案的誕生使晶眾地圖成為國內專業的數字化智慧停車服務機構。
停車場行業發展潛力分析
目前,中國智慧停車產業鏈條企業較為豐富,上游主要集中了IDC集成、數據采集、信息識別、數據傳輸、數據處理、數據儲存、光學設備、數據終端、芯片等軟硬件生產企業,各生產環節銜接完備,業態豐富。中游主要包括智慧停車解決方案提供商,主要有捷順科技、五洋停車、立方控股、藍卡科技、安居寶、道爾智控等企業。
往后,智慧停車是將無線通信技術、GPS定位技術、GIS技術等運用于城市停車位的采集、管理、查詢、預定等服務,實現停車位資源的實時更新、預定、導航等服務,實現停車位資源利用率的最大化、停車場利潤的最大化和車主停車服務的最優化。
目前,我國智慧停車行業的上市公司數量不多,代表性的上市公司包括:捷順科技(002609)、五洋停車(300420)、立方控股(833030)、藍卡科技(834515)、安居寶(300155)、道爾智控(832966)等。
可見,停車場行業在未來的發展趨勢還是挺不錯的,我國民用汽車保有量尤其是死人汽車擁有量在不斷地攀升,其中最為突出的就是對停車的需求,而停車產業也即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互聯網+停車”無疑是當前停車產業的一種熱潮和主要方向。
停車產業智慧化“互聯網+停車”打開了停車產業創新發展的新思路,促進停車產業的智慧化、信息化對于 實現停車設施存量的高效共享和提高停車產業的運行效率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對推進智慧交通國家戰略具有深遠意義。
“互聯網+停車”毫無疑問讓ETC停車場脫穎而出,ETC停車場擁有比傳統停車場無法媲美的優勢,ETC停車場憑借著無人值守和不停車快速通行繳費收獲大量用戶的青睞和贊美,實現停車場的粗放式經營模式轉變為精細化、專業化的運營模式,打造智慧無人值守停車場。
晶眾地圖積極響應國家政策,利用云計算、數字高精地圖、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先進技術,為政府、相關主管部門和運營企業提供遠程監控、統計分析和數據展現等服務,為政府,運營商的決策提供支持,節省成本,提高效率。
國家加大對空閑土地資源和政府公共資源的利用新建停車場、新增停車場,聯合成員單位加快推進停車場項目建設,停車場配合市住建局整治小區車位只售不租問題,目前中心城區已新增1179個停車位。統籌推進車位移交和停車場智能化升級改造工作。
停車場行業研究咨詢報告由中研普華咨詢公司領銜撰寫,對中國及各子行業的發展狀況、上下游行業發展狀況、競爭替代產品、發展趨勢、新產品與技術等進行了分析,并重點分析了中國停車場行業發展狀況和特點,以及中國行業將面臨的挑戰、停車場行業企業的發展策略等。報告還對全球的行業發展態勢作了詳細分析。
更多停車場市場調研消息,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2-2027年停車場產業深度調研及未來發展現狀趨勢預測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