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據哲學的基本原理,我們存在的這個世界是客觀的,所有意識之外的東西都是客觀的,客觀事物先于人的意識而存在。
2、意識是客觀事物在人腦中的反映。
【資料圖】
3、當然,事物是客觀的,并不代表我們人在客觀事物面前就無能為力,只能處于被動地位。
4、意識對客觀事物具有能動作用,也就是說,正確的意識指導我們進行實踐,從而改變事物的狀態,為我們自身服務。
5、 也就是說,正確的實踐要有正確的意識為藍圖。
6、那么我們應怎樣正確的反映客觀事物呢?答案就是學習,通過學習,我們可以獲得知識,從而擁有某一方面的技能,進而為社會作出貢獻,為自身創造條件。
7、 我們人類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積累了大量的精神財富,既是精通某一方面,也需要長時間的學習,所以,活到老學到老。
8、 從自身來講,學習也是對精神的充實,在學的過程中,我們會思考,在思考的過程中,人性會得到升華。
9、在我們短暫的一生中,需要突顯自己的價值。
10、年輕時,學是為了理想,為了安定;中年時,學是為了補充,補充空洞的心靈;老年時,學則是一種意境,慢慢品味,自樂其中。
11、 活到老學到老,平凡的一句話,是做人的大意境。
本文就為大家分享到這里,希望小伙伴們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