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房文彬
“健康中國”戰略下,我國消費者的健康管理意識加速提升,健康產業迎來戰略轉型期。人們對健康的高度關注和迫切需求催生出了對健康產業的更高要求,醫療資源供給、健康保障體系完善、健康管理服務提升等都將成為新的機遇窗口,推動著現有的醫療、保障、健康管理體系升級。
【資料圖】
對于保險業來說,大健康產業帶來了商業健康險發展新機遇,成為人身險公司近幾年業務布局的重點領域和發展新動能。
近年來,保險公司不僅豐富了自身健康保險產品的專業度,更積極拓寬服務領域,向慢病、帶病人群和健康管理前置兩大方向升級和轉型。同時,探索大健康產業的“醫療健康+”生態圈建設,實現全流程的健康管理服務閉環。
對于大健康產業來說,保險資金給大健康行業提供了充足的支付能力。
由于保險資金規模大、期限久,保險資金開展股權投資可以在滿足行業資產配置需要、分散投資風險的同時,為大健康產業發展提供長期穩定資金,促進產業整合與優化升級。
不過,中國商業健康險在迎來歷史性發展機遇的同時,也面臨深層次挑戰,比如供需結構性錯配等問題。為解決錯配難題,險企應深度參與、融入醫療健康系統,加快探索醫險融合。
比如,以“產品+服務”為組合拳,在健康保險產品中引入優質醫療健康服務,依托醫療健康場景持續創造客戶觸點,精準銷售定制化保險產品,并提供高質量健康管理服務,對客戶進行實時健康追蹤和醫療干預,減少疾病發生、降低賠付支出。
在深化醫險融合的道路上,需要保險公司具備足夠的資產實力和戰略決心。一方面要能通過自建或合作的方式長期布局醫療健康生態圈;另一方面從細分服務領域切入,深耕細分市場的差異化創新。
事實上,中國平安、中國太保、泰康保險集團等險企一直在不斷探索醫險結合的新模式。近日,平安健康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與國家老年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宣武醫院)達成戰略合作,并聯合發布健康體早篩產品。未來,雙方將圍繞“醫”和“險”相融合,在老年人常見的神經系統疾病方面開展產學研合作,保障老年群體健康品質生活,助力國家特色健康養老服務體系建設。
2022年6月以來,泰康同濟(武漢)醫院面向泰康養老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的客戶開啟了HMO商保直賠服務,全鏈打通醫保、醫院、商保三大系統,讓許多患者感受到了全新便捷、有溫度的醫療健康服務。
隨著醫險不斷融合,保險業和大健康產業將實現相互賦能、共同發展。保險公司作為支付端,將不斷加速行業技術進步,從而帶動整個醫療健康、生物制藥產業快速發展,并持續賦能保險大健康生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