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九旬老人間斷咽痛、喉嚨發緊不適一個月,直到癥狀加重才就醫,一查竟是急性心肌梗死。危急時刻,武漢市中心醫院心血管內科專家團隊當機立斷,應用切割球囊聯合藥物球囊擴張術,成功打通了嚴重鈣化狹窄的血管,患者終于轉危為安。
心血管內科專家團隊為患者實施手術。通訊員供圖
家住漢口的吳婆婆(化姓)今年已是94歲高齡,但身體還算硬朗。近一個月來,她反復出現咽痛不適,特別是活動后明顯感覺喉嚨發緊。起初以為只是上火,慢慢就會好,并沒有放在心上。可癥狀逐漸加重,直到有一天稍微活動一下就疼痛難忍,家人趕緊撥打120急救電話將她送往武漢市中心醫院南京路院區急診科。醫生詳細詢問病情后,判斷她并非簡單的咽痛,高度懷疑心梗可能。急查心電圖提示明顯心肌缺血,結合抽血發現患者的心肌損傷標志物肌鈣蛋白增高,診斷為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由于情況危急,醫院立即開通綠色通道,將老人迅速送入導管室。急診冠脈造影提示,冠脈三支嚴重狹窄伴重度鈣化,其中堵塞最嚴重的右冠狀動脈已經接近完全閉塞,如果不及時開通隨時會有生命危險。考慮到吳婆婆已是超高齡,不能耐受外科搭橋,只能寄希望于介入治療。但患者的冠狀動脈鈣化非常嚴重,普通球囊、支架等難以通過鈣化血管,介入手術中稍有不慎,就可能導致血管夾層、穿孔、破裂等嚴重并發癥,危及生命。
心血管內科楊飛燕主任醫師專家團隊充分評估病情后,果斷提出了切割球囊聯合藥物球囊擴張術的手術方案,在解決狹窄病變的同時,避免植入支架。術中,廖華副主任醫師、張安臣主治醫師使用帶有“刀片”的切割球囊,對鈣化狹窄的血管進行充分“切割擴張”,隨后將藥物球囊送至病變處持續擴張,讓藥物在病變部位充分釋放。整個手術過程謹慎細致,術后吳婆婆的咽痛癥狀即明顯緩解,已于近日順利出院。
武漢市中心醫院(武漢市心血管病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陳曼華介紹,近期科室連續救治兩例90歲以上的超高齡心肌梗死患者。高齡患者冠脈血管條件不佳,多為多支多處彌漫鈣化病變,需謹慎評估血運重建風險。急性期不可過度追求完全血運重建,應以解除影響患者生命的關鍵病變為主。心梗的典型癥狀主要表現為心前區或胸骨后的劇烈疼痛,持續不能緩解,常伴有心慌、出冷汗和瀕死感。但也有部分患者的癥狀不典型,表現為咽喉痛、喉部發緊,上腹痛,牙痛,左肩疼痛等,很容易被忽視,或者誤以為是其他疾病,往往耽誤了治療。
5月15日,專家提醒,對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時間就是心肌,心肌就是生命,越早開通血管,患者的預后越好。如果出現不明原因的咽喉痛、牙痛,上腹痛等癥狀時,也應提高警惕,及時到醫院進行心電圖等相關檢查,避免延誤治療而危及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