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青年網 |
      • 手機客戶端
      • 微信
      您的位置:首頁 > 社會 > 正文
      世界焦點!手把手教你拍空間站凌日凌月
      來源: 2023-05-21 19:01:44

      很多朋友留言問我國際空間站凌日月怎么拍,今天我就手把手從0開始教大家怎么拍攝空間站或者其他人造天體進行凌日凌月的拍攝。

      先發張我自己拍攝到的空間站凌日的照片開啟這次手把手教程吧。


      【資料圖】

      這可能是我能拍攝到的最清晰的國際空間站凌日的畫面,配合百度出來的國際空間站結構圖我將每一個部分全部標注在我拍攝到的空間站畫面中!檢索結構圖也是一個學習的過程,iss國際空間站已經持續服役20余年,完成了不知多少任務,據說會在將來的幾年內終止服役。

      拍攝空間站凌日凌月你需要了解的有以下幾件事情

      需要什么設備

      需要什么天氣

      在哪查凌日凌月時間地點

      什么樣的凌日凌月值得拍

      什么時間按下快門

      我們一樣一樣說

      設備

      相機

      首先:你需要一臺連拍速度過得去的相機和足夠長焦距的鏡頭,一般我們拍攝的空間站凌日月都在0.6秒以內,上圖這個空間站穿越太陽的總時間是0.56秒,這就意味著在這0.56秒中能夠連拍數量越多,你獲得的空間站畫面就越多,有些大佬拍攝的凌日合成之后會變成這樣嬸兒的,所以你的連拍速度越快,你拍到良好狀態的空間站畫面的可能性就越大,我這張照片使用的是索尼A1,每秒最多拍攝30張,所以在0.56秒的時間內,拍攝到了了17個空間站的凌日畫面,最后通過堆棧合成在了一張圖中呈現出這樣的畫面。

      你的相機除了需要連拍速度高以外,還需要有足夠的分辨率,不管在其他題材上分辨率重要性如何,在空間站的拍攝中分辨率絕對是重中之重,哪怕你拍攝的速度不夠,但是足夠的分辨率必然意味著更多的細節,就以下圖這為例,太陽能板的中間這條縫,如果你的分辨率不夠,可能你根本無法拍攝記錄下來,這個道理相信大家不難理解。擁有的細節不夠多,自然也就不足以讓追求極致的你滿意。個人認為4000萬像素的相機是這個題材的入門規格。

      所以目前主流的無反相機4000萬像素以上的相機我們捋一下(不準確不負責統計)

      品牌型號像素量每秒連拍數索尼R34200w10R46100w10R55100w12A15010w30佳能R54500w20尼康Z7 ii4500w9Z94500w20

      這張表中我們可以看出R4的分辨率最高,各品牌的最高端機器的每秒連拍數都是最高的在30,20左右。個人覺得表中主流機型都可選,追求更加極致可以用錢解決買Z9,R5,A1

      鏡頭

      說完了相機,我們說說鏡頭,這個題材是越長焦距越好,超長焦,超超長焦都不為過,三廠無反的主流長焦鏡頭如下

      焦距越長越好,光圈越大越好。以200-600mm鏡頭為例,增距2倍后等效1200mm,打開機內super35加上1.6的倍率后等效焦距為1920mm。當然鈔能力強大的選擇10萬級別的定焦大光圈鏡頭是絕對爽歪歪的,但是給預算不充裕的伙伴們的建議是:

      索尼能選原廠盡量不選副廠

      由于索尼相機目前不支持副廠鏡頭的增距,所以如果你想拍攝空間站題材,不建議使用副廠鏡頭而且200600這支索尼鏡頭加持x2增距鏡,我個人直觀的感覺是畫質非常讓人驚艷。個人也請教過幾位大佬,都說索尼在200-600這支鏡頭的長焦端加增距鏡可能有特殊優化。

      尼康雖然你現在沒有200-600mm,但是你要知道索尼就是你最大的副廠,有一個神奇的轉接環Etz-02,只有1mm+厚度,但是可以把所有索尼E口鏡頭轉接成尼康,所以恭喜你,尼康用戶成為擁有最全鏡頭組的尊貴用戶。

      佳能。。。不好意思,原廠有啥買啥吧,800mmf11挺讓人羨慕的,就是不知道使用效果如何

      配件

      說完鏡頭,咱們聊聊必須的配件

      腳架:

      由于這個題材是超長焦,腳架的不穩定會放大任何小小的抖動,所以你必須有一個能夠穩定使用的三腳架,云臺比腳架更重要。多數時候我們拍攝空間站仰角都接近90度,所以你的腳架需要可以豎直指天。

      巴德膜:

      如果你拍月亮,可以無視本條

      如果你拍太陽,這條是重中之重!!!

      我的示例圖是拍攝凌日,太陽那么亮那么熱,如果沒有足夠的減光鏡,直接懟太陽相機鏡頭燒壞只需一瞬間,所以請打開某寶某東,搜索巴德膜,市場上常見的是3.8和5.0兩種,我的經驗是,直接購買5.0的,別問為什么,下面的透光率參數只是為了讓我的教程顯得更加專業而已。

      D= 0.1 = 80% 透光率 ( percent of transimission )

      D= 0.25 = 56% 透光率

      D= 0.4 = 40% 透光率

      D= 0.5 = 32% 透光率

      D= 3.8 = 0.0158% (兩萬分之三)透光率

      D= 4.0 = 0.01%? ? ?(萬分之一)透光率

      D= 5.0 = 0.001%? ?(十萬分之一)透光率

      D= 6.0 = 0.0001% (百萬分之一)透光率

      快門線:

      這個沒啥要求,只要能用就行

      聊聊怎么測算在哪查

      目前常用的查詢凌日凌月有兩個方式第一種測算方式:transit-finder網站

      網址在這里https://transit-finder.com/點開網頁你會看到這樣的界面,界面是啥意思我都用紅字解釋了一下

      確定測算范圍圓心很重要,只有這個參數確定,你才能在自己成功篩選自己能力范圍內的凌日月發生時機。當你選擇Select from map后出現的界面如下,你可以用鼠標隨意點擊,確定測算范圍的圓心,離開這個界面看好右上角Save&Close,這個網站所有的地圖進入后都是通過右上角按鍵進行退出的,朋友們記得就好。

      當你確定所有測算條件后,就可以點擊這個CALCULATE,進行測算

      經過短時間的計算,便會出得到為你篩選的凌日月時機

      下圖為測算完成的界面,預覽圖并不準確,所有的真實情況你需要點擊紅色箭頭指向的SHOW?ON?MAP進行查看,如果你點擊藍色箭頭指向的MORE INFORMATION,你會得到更多關于此次凌日月的信息

      下面由我給大家翻譯一下本圖內容(自動圖片翻譯哈,我就不校準了,大家大致了解一下即可)說明一下,你可能看到過亮的空間站或者是黑的空間站,這個主要就是看最后的那一行里(the CSS will be illuminated-空間站將會被照亮)

      點擊SHOW ON THE MAP?

      你會看到本次凌日月的詳細信息,包括中間的藍色粗線(可觀測到凌日月的范圍)藍色粗線中心線(可觀測到空間站飛過太陽正中心線的位置)綠色虛線圓圈(以你在前面界面確定的測算范圍中心,及測算范圍車程劃定的篩選區域)以及我們的紅線框出的預覽框包含本次凌日月狀態預覽以及主要參數。

      對我們來說最有意義的有幾個參數

      CSS/ISS尺寸/角大小(紅色箭頭指向)后均稱“角大小”,這是觀測者所看到的天體大小所用的角度、角分或角秒叫做角大小。這個參數越大,就說明拍攝的空間站越大。最直觀的體現是我的范例圖,這個空間站的角大小約為60。

      CSS/ISS凌日月總時長(藍色箭頭指向,這是空間站劃過日月的總時間,為3.25秒

      凌日發生的準確時間(黃色箭頭指向),這是空間站劃入日月表面的24小時制時刻。由于凌日月時間非常短,所以你需要非常確定這個時間并提前1到2秒用高速連拍檔位進行拍攝。

      凌日月可觀測的范圍(藍色粗線,以及粗線中心線),粗線的中心線是理論上空間站穿過日月正中心的觀測位置。粗線就是可以觀測到的大致范圍。你可以放大地圖,查看細節選定拍攝點位。有一個需要注意的事情是,空間站會因為很多種原因改變軌道,所以哪怕在規劃拍攝的當天,都需要保持更新多次重新計算確認。

      關于時間這件事兒,我們需要展開說說,由于我們的手表,手機,電腦的時間顯示其實都并不是準確時間,我們需要一些輔助軟件進行時間的準確指示,這里推薦一個網址:https://time.is/?進入后界面為下圖

      你需要做的是提前預判太陽或者月亮的移動軌跡并在時間到達測算發生時間之前1秒到2秒開始按住快門線,相信我,如果你做到的了以上,你一定可以拍到。記得我們用的是1200mm或者等效1960mm,太陽和月亮在你的鏡頭里移動的會挺快的,要及時調整及學會預判太陽和月亮移動的方向。

      這種速度,不建議拍攝哈,一般ISS(國際空間站)1秒以內可以考慮拍一拍,0.6秒以內屬于絕佳,CSS(中國空間站)0.6秒內狀態比較好,否則實在太小。

      第二種測算方式:天文通app

      在微信小程序里找到天文通軟件,并點擊白色箭頭指向

      這時候空間站凌日月預報功能就會被你發現

      測算方式類似,由于是中文網站,大家自行實驗即可,我就不再贅述。同樣天文通也會給出一些測算出來的凌日月時機,大家只需要使用同樣的方式即可到達位置拍攝。唯一感覺有點不方便的是如果你要轉換空間站(iss/css)你就需要切出進行重新計算,太陽月亮切換也是。我和天文通作者有過溝通,可能有機會讓操作更方便一些,我們一起期待一下。

      什么?

      你以為學會了這些就能拍到空間站凌日月了?

      不好意思,還差的很遠

      想要做一個合格的攝影師

      你還需要會看天氣

      那么我們來聊聊什么天可以拍!

      光板天!沒有云!

      對,用屁股想想都能知道,云擋住了太陽月亮還拍個der的凌日月,對吧?

      所以我們怎么才能知道后面幾天有沒有云,適不適合拍攝呢?這里推薦兩個軟件給大家,meteoblue 和 windy,排名不分先后,都很牛批,相信我,學會了這兩個軟件,你可以獨立預測火燒云!

      我們今天就來簡單的給大家科普一下這兩個軟件天氣查詢方法和云圖信息的讀取

      meteoblue

      軟件打開界面可以看到這些信息,藍色箭頭標識是默認獲取當前位置,紅色框內可以點擊進去輸入地址,由于這個軟件是英文版,你需要輸入拼音,比如陸家嘴,就輸入lujiazui;蘇州,就可以輸入suzhou;福建,就可以輸入fujian。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云圖怎么看吧藍色框里面意思是云的密度,通過這里的灰色深度與云圖匹配可以判斷云的密度多少,圖中顏色越深的灰色,代表云密度越大,紅色箭頭指的是高度,單位是公里

      我們可以看對應時間下的云頂部的高度,比如下圖紅色書豎線對應的時間,就代表大概晚上6點鐘,高云密度大概在70~80%左右,屬于密云,底層云的頂高度大概在300米左右可能會有云霧繚繞的感覺的低云

      下圖中紅色的箭頭是風速你可以看到6點左右風速很低的,基本上6~8公里每小時,紫紅色的那個是風向,上北下南左西右東常規操作

      所以這樣看來,我們拍攝空間站最喜歡的是下圖這種沒有灰色云層的天,太陽無遮擋。當然也并不是有云就完全無法成功,但是在凌日月的時間上空出現比較密的厚云,就不建議去賭了。

      windy

      windy的界面可能更直觀一些,藍色框框里面是云的界面,你可以通過高中低云的切換來看各層云的狀態,也可以通過左下角的播放鍵觀察云的運動趨勢,通過趨勢的判斷就可以大致了解當天的云相會向好還是劣化。記得哦,每層都需要看一下,否則高云是沒了,低云滿滿的你也啥都看不到。

      核心技術已經分享完畢了

      我們來看看什么樣的空間站凌日月值得拍吧

      其實空間站這個題材就像拍火燒云,第一次拍不管怎么樣的云,都覺得好,但是拍的越來越多,你想要的就越來越高,普通的火燒云就滿足不了你的胃口了。我們來看看各種大小的空間站凌日和太陽大小的比例,這樣有利于朋友們提前了解自己是不是可以獲得自己想要的畫面,目前看來,ISS比較大的尺寸是62角大小,CSS比較大的尺寸是10角大小。大家心里有個數。

      因為目前中國空間站的大小比國際空間站小很多,所以雖然凌日時間一樣,但是空間站與太陽的比例完全不同,朋友們可以參考這個尺寸進行選擇拍攝,還有角大小3~4的,個人覺得基本上沒有太大拍攝必要。

      以下是panda老師拍攝的三次凌日月,并附上具體參數,大家可以觀察一下角大小來判斷大致成片狀態。自行選擇是否拍攝。

      如果你耐心的看到現在,我想你已經大致知道拍攝的思路和一些必備的知識了。在文章的最后我想介紹一下一些小技巧,或者說是一些避坑的點。

      Super35:我在前面說過很多次相機的super35模式,開super35目前看對畫質是沒有太大影響的,而且由于太陽月亮占畫面比例更大了,我們對焦也會變得更加方便。所以在你的焦距不夠的情況下可以考慮打開相機的super35模式。

      對焦:對焦是最重要的,一般來說焦距鎖定太陽或者月面,空間站一定是合焦的狀態,但是有一點小小的經驗告訴大家,索尼的200-600鏡頭有一定的幾率在和焦情況下偶發性的脫焦,所以大家記得拍攝的時候務必在三確認對焦。別問我怎么知道的

      腳架云臺:云臺是重中之重,重中之重!我們用的是超長焦,云臺一點點問題都會被無限放大。

      拍攝參數:云臺是重這個題材主要是要保障空間站清晰,顯而易見,相機像素量越高目前的經驗是索尼A1的5000萬像素,1/3000快門速度是安全的,R4的6100萬像素大致需要1/3200, 朋友們拿捏一下即可。由于200-600mm的鏡頭多數在600mm焦距是6.5光圈,所以增距2倍后,焦距變成1200mm,光圈變成13。

      拍攝時機,一定要記得提前2秒按住快門線用最快連拍模式!感謝大家有耐心看到這里希望朋友們都可以拍到自己心目中的最美空間站凌日月!

      再次感謝沈老師,panda老師提供比照素材

      文中很多都是個人經驗

      如有錯誤請正向對待歡迎指正交流

      關鍵詞

      圖片新聞
      最近更新
      Copyright @ 2008-2023 www.npbk4zh.cn All Rights Reserved 首都青年網 版權所有
      文章采集互聯網,為了傳遞信息,如有出處與本站無關。 非本站原創,系由網友自助上傳或轉載、采編于其它媒體,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和看法,一切責任由發布者承擔,與本站無關!
      版權文章處理
      聯系方式:QQ  39 60 29 14 2 @qq.com  備案號:皖ICP備2022009963號-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