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青年網 |
      • 手機客戶端
      • 微信
      您的位置:首頁 > 社會 > 正文
      A股再現百億離婚案,“好前夫”凈身出戶?女老板張寧不簡單
      來源: 2023-05-26 23:30:10

      離婚之前的2022年,“好前夫”通過減持套現約3.02億元。

      作者 | 蘇影


      【資料圖】

      編輯丨武麗娟

      來源 | 野馬財經

      兜兜轉轉,又一家A股實控人夫婦的愛情走到終點。

      5月25日,彤程新材(603650.SH)對外公告稱,近日收到實控人Zhang Ning(下同“張寧”)與Liu Dong Sheng(下同“劉冬生”)通知,二人已簽訂《協議書》,并經法院調解后離婚。

      來源:彤程新材公告

      其中,張寧直接持有公司0.14%股權,并通過彤程投資和維珍控股分別持股49.41%和15.11%,合計在上市公司持有64.66%股份。而劉冬生則并未在上市公司直接持股,且僅持有維珍控股0.1%股權。

      來源:彤程新材公告

      此次離婚后,雙方直接、間接等方式持有全部股權及收益均歸張寧所有,上市公司實控人也將變為張寧一人

      而從股權關系來看,女方持股市值約為139億元(依據5月26日股價測算),男方可謂是“凈身出戶”。

      對此,威諾律師事務所合伙人楊兆全律師分析,協議離婚的情況下,雙方的財產分割的份額和種類,可以雙方協商確定。讓優勢持股的一方分配全額股份,另一方得到其他財產,這種方式有利于上市公司控制權和經濟管理的穩定。

      二級市場的反映似乎也印證了這一點,從股價來看,二級市場對二人離婚一事表現頗為冷靜,5月26日,彤程新材股價微跌,報收36.1元/股,跌幅1.23%,公司總市值為215.2億元。

      離婚一事早有端倪?

      此次離婚事件中的張寧和劉冬生年齡相仿,分別出生于1974年和1973年,同為加拿大國籍。2008年6月,彤程新材前身彤程有限成立時,張寧和劉冬生均位列董事名單。其中,第一大股東張寧任職董事長;劉冬生則為副總裁,分管人力資源部及行政部工作。

      野馬財經發現,2013年1月起,劉冬生逐漸從彤程新材的管理層名單中隱去,不再參與日常經營。而2018年,彤程新材登陸資本市場后,劉冬生則一直通過旗下維珍控股間接在上市公司持股,并與張寧控制的彤程投資為一致行動人。

      這種夫妻二人一人在臺前,一人在幕后,也是資本市場常見的控制模式。

      截至2022年6月底,劉冬生通過全資控制維珍控股間接持有彤程新材16.74%的股份,為其第二大股東,第一大股東則為持股49.41%的彤程投資。

      但轉折同樣發生在2022年6月,維珍控股的一宗減持計劃似乎打破了湖面的平靜。

      來源:彤程新材公告

      彼時,上市公司表示,因股東自身資金需求,維珍控股擬在6個月內減持不超過1000萬股公司股份。同年9月2日,上述減持計劃完成,維珍控股通過集中競價交易和大宗交易方式累計賣出994萬股,總計套現約3.02億元。當時,維珍控股還是由劉冬生100%持股。

      來源:彤程新材公告

      減持僅完成5天后,劉冬生就失去了維珍控股的大股東之位。

      2022年9月7日,維珍控股宣布增發999萬股股份,由張寧認購998萬股,彤程投資認購1萬股。此次增發完成后,張寧和彤程投資合計控制維珍控股99.9%股權,劉冬生持股比則降至0.1%。

      當時,上市公司解釋稱,維珍控股增發是出于經營管理需要。但從后續表現來看,此次股權結構變動,似乎也為實控人夫婦的愛情走向埋下伏筆。

      9個月后,2023年5月,張寧和劉冬生就公開了離婚的消息。

      香頌資本董事沈萌表示,彤程新材通過對控股股東的股權進行調整,等同于稀釋了一方的股份比例,從結果上看是一方幾乎放棄了所有的股份權益。

      他認為,在正式離婚前,(夫妻雙方)已經對主要資產進行了再分配,所以不會發生因為離婚而導致大股東股權分割等問題,再加上放棄股權的一方之前也沒有在上市公司任職,因此對上市公司日常經營產生影響有限。

      白手起家的女富豪張寧

      顯然,此次離婚之后,200億商業帝國將由張寧一個人實控,但從歷史來看,張寧對于公司掌舵者的身份已經頗為熟練,其從1999年開始就擔任公司董事長。

      時間回到于1999年8月,從北京工商大學生物化學系畢業2年的張寧選擇下海創業,白手起家成立彤程化工,主要從事特種橡膠助劑的商貿代理。當時,憑借扎實的專業背景和經商頭腦,張寧很快積累了第一桶金。

      后金冬化工、華奇化工、彤程創展、彤程化學等公司應運而生,張寧逐步將公司業務向外拓展。在此期間,2006年,劉冬生的身影出現在了彤旭化工,擔任副總裁。2008年,在張寧攜手合作伙伴宋修信、劉志京共同出資設立的彤程有限中,劉冬生也為董事之一(2013年卸任)。

      2015年對于張寧來說是一個重要轉折,當時因張寧、劉冬生夫婦旗下經營相同、業務類似企業眾多,為避免同業競爭、減少關聯交易,張寧決定以彤程有限為主體實施重組,并一口氣收購了15家企業。次年,業務壯大的彤程有限則開始進行股改,為上市目標做準備。

      來源:彤程新材招股書

      2年后,2018年6月,隨著彤程新材登陸上交所,張寧也成功收獲創業以來的第一家上市公司。野馬財經發現,也正是自2018年起,張寧、劉冬生夫婦開始成為百億富豪,連續5次入選《胡潤百富榜》,并在2021年實現歷史最高身家240億元。

      上市時的彤程新材為輪胎特種橡膠助劑龍頭。2018年,彤程新材產品在全球前20大輪胎企業廣泛使用,并向國際輪胎企業在中國的所有工廠供貨,市場占有率達65%以上。公司客戶已基本覆蓋全球輪胎75強,包括普利司通、米其林、固特異、馬牌、倍耐力等知名輪胎企業。

      不過,登陸資本市場后,彤程新材卻遇到了增長瓶頸,營收增速并不明顯,甚至2020年還一度下降7.34%至20.46億元。

      在此背景下,為尋求新的業績增長,張寧將目光瞄準了電子材料和環保材料兩項業務。2020年-2022年,彤程新材先后收購了北京科華微電子和北旭電子兩家公司,向光刻膠領域進軍。同期,其還與全球化工巨頭巴斯夫合作引入PBAT技術,在全生物降解材料領域發力。

      2022年,張寧的多元跨界取得了不錯的成績。財報顯示,彤程新材電子材料和全生物降解材料分別貢獻約3.85億元、1698萬元營收,分別同比增長174.49%、967.68%。相比之下,公司特種橡膠助劑則實現20.9億元的收入,同比下降3.53%。

      對此,光大證券在研報中表示,2022年,彤程新材雖然光刻膠等電子材料放量顯著,但由于傳統業務特種橡膠助劑產品需求疲弱,公司經營情況仍舊承壓,業績低于預期。對于未來,光大證券認為,彤程新材作為國內半導體光刻膠行業龍頭,在國內半導體材料國產化大潮持續推進的背景下,外加新增產能的逐步落地,仍具有廣闊的成長空間。

      但如今,隨著實控人夫婦的分道揚鑣,這份公司成長的重擔還是落到了張寧一個人的身上。您覺得139億身家的女富豪,能帶領公司突破業績瓶頸嗎?歡迎評論區留言聊一聊。

      關鍵詞

      圖片新聞
      最近更新
      Copyright @ 2008-2023 www.npbk4zh.cn All Rights Reserved 首都青年網 版權所有
      文章采集互聯網,為了傳遞信息,如有出處與本站無關。 非本站原創,系由網友自助上傳或轉載、采編于其它媒體,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和看法,一切責任由發布者承擔,與本站無關!
      版權文章處理
      聯系方式:QQ  39 60 29 14 2 @qq.com  備案號:皖ICP備2022009963號-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