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天津北方網訊:初夏時節,走進寶坻區爾王莊鎮中心臺村,一排排民居掩映在綠樹之間,寬闊的馬路直通到村里,道路兩旁綠樹成蔭,村里房前屋后栽花種草,一股生態宜居之氣撲面而來。
“過去咱們村可不是這樣的,房前屋后堆著雜物,垃圾亂扔亂放,生活污水隨意傾倒,一條臭水溝穿村而過,一到夏天蚊子蒼蠅到處飛舞。現在可好了,通過實施人居環境整治行動,讓村莊變了個樣兒!”今年51歲的村民袁文友說,以前那條穿村而過的臭水溝改造成了帶狀公園,已成為人們休閑的好去處,村民的院落、房前屋后清理得干干凈凈,還栽上花,種上草,到處干凈整潔。村莊變美了,人也精神了,住得也舒服。
記者從市農業農村委獲悉,“十三五”期間,本市鄉村人居和生態環境顯著改善,村莊規劃建設水平明顯提高,共創建了1139個美麗村莊。村莊管護機制健全完善,全部村莊按照村莊總人口數5‰的比例配齊了管護人員。實施“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共建成了150個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示范村。實施農村全域清潔化工程,農村生活垃圾處理體系全面建立,農村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97%以上,現狀保留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實現全覆蓋。
“十四五”期間,本市將再創建150個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示范村,通過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行動,升級美麗村莊建設,按照“六化”“六有”建設標準(“六化”即道路硬化、街道亮化、垃圾污水處理無害化、能源清潔化、村莊綠化美化、生活健康化;“六有”即村莊有黨員活動室、文化活動室、農家書屋、便民超市、衛生所、村郵站),完善提升村莊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提高美麗村莊建設覆蓋面。
深化“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和農村全域清潔化工程,從農村垃圾、污水、廁所革命、農業面源污染、清潔田園、村容村貌等方面,對全市村莊實施全覆蓋整治。選擇部分規劃保留并已達到美麗村莊建設標準的中心村,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示范村建設,引導拓展、提升人居環境改善的內涵,進行提標建設,發揮示范引導功能。推進農村生活垃圾就地分類和資源化利用。
推進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全覆蓋,實現穩定運行、達標排放。建立健全村莊基礎設施長效運行管護機制,以保障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及各項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的長效運行為重點,全面建立有制度、有標準、有經費、有隊伍、有機制的村莊管護體系。(津云新聞編輯靳永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