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青年網 |
      • 手機客戶端
      • 微信
      您的位置:首頁 > 社會 > 正文
      虛擬數字人近日熱度持續攀升 多家A股公司早已前瞻性布局
      來源: 2023-06-07 21:43:25

      受小冰公司將克隆虛擬數字人的消息影響,虛擬數字人板塊近日受到了資本市場的高度關注。

      6月6日,虛擬數字人板塊持續發酵,天地在線、奧飛娛樂等概念股表現強勁。記者多方采訪了解到,一些上市公司已先知先覺在該領域開啟前沿布局,還有部分上市公司已經在相關場景推出了數字人應用。

      上市公司該如何把握虛擬數字人這一全新市場機遇?全聯并購公會信用管理委員會專家安光勇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建議:“上市公司可以從研發創新、產品多樣性、用戶體驗、數據隱私和安全、合作伙伴關系以及市場營銷和推廣等方面修煉內功,搶灘數字人經濟的市場藍海。”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虛擬數字人應用場景廣泛

      5月26日,在2023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的開幕式上,中國電信數字人“數數”兼具開幕式主持人和智能客服雙重身份,憑借強大的知識儲備和靈活的應變能力在現場圈粉無數。

      5月14日,歌手美依禮芽在B站開啟了全網直播首秀,人氣虛擬歌手洛天依作為嘉賓空降直播間,與美依禮芽夢幻聯動。當天兩人的同框互動,迅速登上了B站熱搜。

      5月12日,招商證券傳媒首席分析師、TMT大組聯席組長顧佳的AI數字分身正式曝光。據悉,顧佳的億萬個分身可以同時出現在路演現場、新聞發布會、研報解讀、分析師電話會等任何客戶需要的地方。

      事實上,上述這些場景僅僅是虛擬數字人應用之冰山一角。安光勇認為:“虛擬數字人的應用場景有很多,主要涉及娛樂和媒體產業、營銷和廣告、教育和培訓、客戶服務、社交媒體和虛擬社區等板塊,數字人的商業價值取決于其在以上場景中的應用效果和市場接受程度,如果能夠滿足用戶需求、提供個性化體驗和創造獨特價值,數字人可以成為吸引用戶、增加用戶參與度、提高品牌知名度和推動商業轉化的有力工具。”

      上市公司紛紛搶灘布局

      相關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虛擬人帶動產業市場規模和核心市場規模分別為1866.1億元和120.8億元,預計2025年將分別達到6402.7億元和480.6億元。2020年中國虛擬偶像市場規模超645.6億元,預計2023年將達到3334.7億元。

      面對虛擬數字人這一廣闊的市場空間,不少上市公司紛紛開啟前瞻性布局,有的甚至已初具成果。

      芒果超媒相關負責人告訴《證券日報》記者,公司早在兩年前便開啟了虛擬數字人的布局和應用。“在去年播出的重點節目《100道光芒》中便加入了‘虛擬人’直播內容進行創新,在‘光芒Web3.0賽道’直播大考中,節目特別策劃了獨具賽道特色的‘虛擬人’互動直播環節,讓虛擬主持人‘小漾’現場與觀眾進行互動。”

      據上述負責人介紹,公司控股股東芒果傳媒全資子公司湖南芒果無際科技有限公司負責運營的5G重點實驗室,主要探索5G、數字人制作與虛擬內容制播技術的研發及應用,未來芒果生態也將以5G重點實驗室為基座,探索搭建芒果元宇宙平臺。

      除了芒果超媒外,還有多家上市公司也于近期回應了關于在數字人領域的布局。6月5日,二六三在投資者互動平臺上表示,公司目前已推出首位數字人員工“云小朵”。東方國信在同日也向外界宣布:“公司將與英特爾聯合發布虛擬數字人。”

      虛擬人涉及多種新技術

      值得關注的是,在栩栩如生、應對自如的虛擬數字人背后,匯聚了包括AI、AR/VR以及機器人在內的多項前沿技術。

      以中國電信數字人“數數”為例,其系統是由中國電信大數據和AI中心/數字智能科技分公司打造,系統架構包括生產底座、應用平臺和場景服務三層,其中驅動中樞、多模交互、形象工廠是核心自研技術底座。

      此外,“數數”還采用了中國電信自主研發的跨平臺渲染引擎CTEngine,結合公司自研的多種AI能力,比如語音識別,自然語言處理,語音合成、三維重構等技術,保證數字人能夠更逼真、更智能、更快速地全流程運作。

      安光勇表示:“數字人涉及人工智能、計算機圖形學、語音合成和語音識別技術、人臉識別等前沿科技領域。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未來虛擬數字人與AI技術的結合更趨完善,其呈現的外貌、動作、自適應以及反饋將更加逼真,此外AR/VR以及機器人技術的應用或將使數字人走出二維世界,為用戶提供更為沉浸式的體驗。”(記者 何文英)

      關鍵詞

      圖片新聞
      最近更新
      Copyright @ 2008-2023 www.npbk4zh.cn All Rights Reserved 首都青年網 版權所有
      文章采集互聯網,為了傳遞信息,如有出處與本站無關。 非本站原創,系由網友自助上傳或轉載、采編于其它媒體,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和看法,一切責任由發布者承擔,與本站無關!
      版權文章處理
      聯系方式:QQ  39 60 29 14 2 @qq.com  備案號:皖ICP備2022009963號-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