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數基金大砍ST股估值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主動型基金“躺槍”
證券時報記者 安仲文
近期,多家公募公告對旗下指數基金所持有的部分ST股進行估值調整。盡管主動型基金產品尚在“大砍”估值中袖手旁觀,但因其對相關ST股持倉量最大、規模利益也更顯著,最終也難以獨善其身。
證券時報記者注意到,在這波針對ST股的估值調整中,部分基金公司的舉動或已傷及某家仍保持“緘默”的基金公司,該公司的主動型基金產品持有所涉的ST股并不在少數。
指數基金調估值下手狠
6月10日,南方基金公告稱,經與基金托管人協商一致,自2023年6月12日起,對旗下基金持有的ST陽光城按照人民幣0.34元/股進行估值,對旗下基金持有的*ST中天按照人民幣0.14元/股進行估值,對旗下基金持有的*ST龐大按照人民幣0.10元/股進行估值。
同一日,景順長城基金也公告稱,自6月12日起,對旗下基金持有的*ST中天進行估值調整,估值價格調整為人民幣0.11元/股;博時基金則按照0.01元/股對旗下基金持有的*ST中天進行估值調整。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發布估值調整公告的基金公司,所涉基金產品皆為指數基金,且所持有相關ST股的倉位比例較低。以博時基金為例,估值調整前,博時中證500交易型基金持有的*ST中天股票占資產凈值比約為0.03%,博時中證500交易型發起式聯接基金持有的*ST中天股票占資產凈值比約為0.00%,上述持倉占比為四舍五入后保留兩位小數的結果。
即便是ST陽光城,其在所發布估值調整公告的基金公司中所占的倉位比例也比較低。根據南方中證房地產基金發布的持倉顯示,截至去年末該股所占倉位比例為0.84%,當時該基金規模為34億元。而截至今年一季度末,該基金持有的ST陽光城數量未見大幅增長,基金規模卻由34億元增長至40億元,這意味著一季度末ST陽光城在該基金的倉位比例顯著低于0.84%,可見該股的估值調整對相關指數基金的凈值并不構成顯著影響。
主動型基金產品受波及
基金公司猛然對相關ST股大砍估值,看似“壯士斷腕”,但實際上僅涉及“收入稀薄”的指數型基金產品,而對利益更加敏感的主動型基金產品則尚未在范疇之內。
上述公告顯示的估值差別,其實也反映了基金公司的倉位利益和估值調整之間的關聯。證券時報記者注意到,在對同一只ST股進行估值調整時,持倉比例相對較少的基金公司往往更加大膽直接。以*ST中天為例,持倉較少的基金公司將其估值調整為0.01元/股,而另一家持倉較多的基金公司則將其估值調整為0.14元/股。
指數基金產品因倉位高低而在估值調整上所產生的差別,已波及對利益更加敏感的主動型基金產品。證券時報記者注意到,今年一季度,北方一家中型公募基金旗下多只主動型基金產品重倉加碼ST陽光城,后者正是被多家公募旗下指數基金進行估值調整的對象。這也意味著,該中型公募已難免在這波估值調整中受到影響。
ST陽光城發布的2023年一季報顯示,公司前十大股東中僅有的兩大主動型基金持倉均來自北方的一家公募基金,這兩只主動型基金產品為同一基金經理管理,其中一只規模接近40億元,另一只規模超過10億元,后者給予ST陽光城的倉位比例為2.53%,也是其第六大重倉股。
基金“另類投資”爭議大
顯而易見,作為一季度末主動型基金產品的重倉股,上述北方某中型公募若未能及時清倉ST陽光城,相關基金產品后續或面臨較大的凈值損失。
值得注意的是,這波估值調整公告,上述北方某中型公募仍未見發聲,是否意味著一季度末仍看好ST陽光城的基金經理,在一個月后已“全身而退”?從其所管基金披露的基金凈值上看,所涉及的兩只主動型基金產品最近3個月內的凈值損失為6%。
重倉ST陽光城的上述基金經理在今年一季度報告中表示,比較早地布局了AI(人工智能)相關公司,也因此部分受益了產業變革的熱情。相比于算力、應用等,科技類持倉更多集中于先進制程、工業應用,出發點更多是補短板、強產業,因此有得有失,一季度減持了一些漲幅較大的計算機個股,配置思路在保持以成長風格為主的基礎上更趨均衡,主要行業包括電子、醫藥生物、電力設備、國防軍工、房地產等。
據此配置思路來看,ST陽光城或為上述兩只主動型基金產品在房地產行業配置的主要對象。與此相關,該基金經理的“另類投資”風格還體現在基金一季報所披露的重倉股處罰上,其所管的一只基金在“前十名證券的發行主體本期受到調查以及處罰的情況說明”中,該基金總計列舉了包括ST陽光城在內的4只股票,幾乎占據十大重倉股的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