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青年網 |
      • 手機客戶端
      • 微信
      您的位置:首頁 > 社會 > 正文
      2023年醫保目錄調整啟動|要聞速遞
      來源:中國證券報 2023-06-13 10:08:28

      日前,國家醫保局發布《2023年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調整工作方案(征求意見)》及《2023年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調整申報指南(征求意見)》。這意味著今年醫保目錄調整工作即將展開。業內人士認為,醫保目錄調整已建立靈活動態的機制,臨床價值顯著的創新藥品、療效明確的中成藥將更快調整進入目錄,輔助用藥和經濟性較差的藥品將被逐步調出。


      (相關資料圖)

      政策向兒童藥傾斜

      根據申報指南,今年新版醫保目錄的申報要求與去年大體一致,目錄外新藥、新適應癥仍以6月30日劃定界線,兒童藥和罕見病治療藥品依然受政策傾斜。信立泰、貝達藥業、億帆醫藥等企業今年新獲批的12款國產或引進合作新藥有望入選。

      具體來看,申報指南顯示,目錄外西藥和中成藥部分,具備以下情形之一的均可申報。2018年1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期間,經國家藥監部門批準上市的新通用名藥品,但僅因為轉產、再注冊等原因,單純更改通用名的藥品除外。符合本條件的新冠抗病毒用藥可按程序申報;2018年1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期間,經國家藥監部門批準,適應癥或功能主治發生重大變化,且針對此次變更獲得藥品批準證明文件的通用名藥品;納入《國家基本藥物目錄(2018年版)》的藥品。

      平安證券認為,相比2022年,今年新冠治療用藥不再以《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九版)》為指標單獨設項,相關藥品申報納入2018年1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期間經國家藥監部門批準上市的藥品統一申報,先聲藥業、旺實生物、眾生睿創等企業2023年新獲批的3款新冠適應癥藥物有望趕上末班車進入醫保。

      目錄內西藥和中成藥方面,與2022年相比,申報范圍新增“2023年12月31日協議到期,適應癥或功能主治未發生重大變化,因適應癥或功能主治與醫保支付范圍不一致,主動申請調整支付范圍的談判藥品”。

      平安證券認為,自2022年1月國家醫保局辦公室發布《關于開展醫保藥品支付標準試點工作的通知》以來,全國多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陸續發布相關通知,取消了包括血塞通、天麻注射液等中藥注射劑在內的幾十種藥品的醫保支付限制,解除限制的藥品將按照藥品說明進行醫保支付。本次申報指南的細則調整,將有利于在全國范圍進一步推進中藥注射劑解除限制。

      挖掘投資機會

      業內人士認為,創新是醫藥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可以為產品帶來更好的供需格局。創新藥進入醫保后,將實現快速放量。建議關注創新能力較強、差異化發展并具備優質資源的中藥公司。

      粵開證券認為,未來十年是國內創新藥快速發展的重要階段,蘊含優質配置機會。一是傳統大型制藥企業轉型,可以重點關注在資金供給、技術儲備以及研發經驗方面具備優勢的大型制藥公司。二是新興生物科技企業發展,資金獲取、對外合作、專業團隊已經得到驗證的優質標的值得重點關注。三是創新藥CXO訂單驅動,部分公司已經具備一體化的服務平臺和一流的服務水準,可以重點關注具有規模效應、全球布局、多地運營及全產業一體化布局的龍頭公司。

      浙商證券認為,在醫改持續深化的背景下,醫療服務價格改革、醫保支付對創新持續支持,創新藥和創新器械等領域將持續受益,有望成為未來投資主線。

      記者 傅蘇穎

      [責任編輯:寶華]

      關鍵詞

      圖片新聞
      最近更新
      Copyright @ 2008-2023 www.npbk4zh.cn All Rights Reserved 首都青年網 版權所有
      文章采集互聯網,為了傳遞信息,如有出處與本站無關。 非本站原創,系由網友自助上傳或轉載、采編于其它媒體,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和看法,一切責任由發布者承擔,與本站無關!
      版權文章處理
      聯系方式:QQ  39 60 29 14 2 @qq.com  備案號:皖ICP備2022009963號-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