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恰逢全國“安全生產月”,徐匯多個街鎮開展消防安全演練活動,提升居民安全意識和避險逃生能力。
針對轄區內的高層建筑、老舊小區、醫養場所以及寫字樓園區等,徐匯區斜土街道近日重點開展了應急知識培訓、應急實操訓練以及突發情況逃生演練等活動,分別在申暉小區、雙暉大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以及越界500進行了定制化的演練,增強社區居民、企業員工的安全意識,幫助市民掌握應急避災、逃生救援、自救互救的基本常識和技能要領。
在斜土街道衛生服務中心,演練方案模擬了三樓起火,需要進行人員疏散的滅火情景。現場,消防戰斗員、警戒小組、醫院應急小分隊以及醫院護工人員等密切配合,在疏散人群的同時,還對傷員進行了應急處理。
“實際的火場中,人會被煙霧熏得睜不開眼睛,也很難看清周圍的情況。”為了讓醫護人員更真實地體驗火場的情況,提升消防安全意識,當天還特別布置了消防逃生模擬艙。充氣的模擬艙內光線昏暗、通道狹窄,還充滿了嗆人的安全煙霧,讓演練人員體驗了一把火場逃生的險境。
演練結束后,專業消防教官結合醫院火災案例,向醫護、安保等人員重點講解火災的成因、初期火災的撲救措施、火場逃生自救技能以及病員逃生等,并介紹了濕毛巾、防煙面具、滅火毯、滅火器等多種消防安全用品,還在現場點燃小火進行了滅火的效果演示。
火災燃燒產物中含有大量的有毒成分,據統計,火災中死亡的人有80%以上屬于煙氣窒息致死。折疊后達八層的濕毛巾可以在火災中起到一定的過濾煙霧的效果,但維持的時間也不能超過1分半到2分鐘;公共場合都會配備的防煙面罩效果更好一些,可以維持30分鐘左右。因此如果身處火場,一定要根據現場火勢情況來選擇逃生方式或等待救援。逃生自救的時候,盡量不要穿過濃煙,尋找能夠安全逃生或者等待救援的路線和地方。
記者:王旭、施悅煒
編輯:寧平英
校對:陳海笑
轉載請注明來自上海徐匯官方賬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