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青年網 |
      • 手機客戶端
      • 微信
      您的位置:首頁 > 社會 > 正文
      環球視訊!福建龍巖:以品牌富農,以科技強農
      來源:科技日報 2023-06-25 10:59:50

      科技日報記者?謝開飛??通訊員?藍駿山??黎舒??陳智棋


      (資料圖)

      連城縣地瓜全產業鏈產值達112億元,地瓜制品國內市場份額超80%;上杭縣湖洋鎮文光村推動臍橙產業綠色發展,打造集休閑、觀光、采摘于一體的農業產業園……

      福建省龍巖市,全國著名革命老區、原中央蘇區核心區,也是國家森林城市,森林覆蓋面積居全省首位。一批特色農業資源蛻變為綠色產業鏈條,其背后有眾多團隊科技特派員的默默支撐。

      6月19日,福建省龍巖市科技局局長王汝彬對記者表示,多年來,龍巖立足區域特色農業資源,發揮團隊科技特派員聯合作戰優勢,解決了縣域多個產業發展中的實際科技難題,通過特色培育、三產融合、品牌創建等方面的實踐,將科技成果有效導入農村,推動生態優勢變為特色產業發展優勢,增強廣大農村特別是貧困群眾“造血”功能,在服務連城地瓜干、武平富貴籽、新羅百香果、漳平食用菌等產業上作出重大貢獻,走出了一條具有閩西特色的品牌強農興農之路。

      創新機制,“一業一團”組建科特派服務團

      “倒蒸地瓜干”“拔絲地瓜”……在“中國紅心地瓜之鄉”——福建省龍巖市連城縣,人們常見的地瓜干經過“科技魔法”,神奇地轉化為美味可口的“網紅”休閑食品,進而帶動產品升級換代。小地瓜成了富民大產業,這凝聚了龍巖市農業科學研究所研究員何勝生、副研究員林子龍等牽頭的團隊科技特派員的心血。

      地瓜學名甘薯,其中連城紅心地瓜干歷史悠久,系“閩西八大干之首”,是國家地理標志產品。然而,新產品開發投入不足、優質甘薯專用新品種少、規范化栽培推廣滯后等問題,嚴重制約當地地瓜產業的進一步發展。自2017年以來,何勝生、林子龍等發起人分別組建甘薯產業科技特派員團隊,從甘薯新品種選育、高優栽培、地瓜干產品加工等關鍵核心領域出發,為連城地瓜產業的發展提供全方位技術服務。

      何勝生帶領團隊指導福建金永潤食品有限公司,生產“倒蒸地瓜干”新產品,帶動連城縣“倒蒸地瓜干”規模生產,使之成為市場主銷產品,促進連城地瓜干產品升級換代;團隊與福建金永潤食品有限公司共同研發出“拔絲地瓜”新產品,生產產品30噸,新增產值54萬元。林子龍帶領團隊與全國農業龍頭企業連城縣福農食品有限公司建立緊密合作關系,聯合福建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等院所,開展連城甘薯育繁推加一體化聯合攻關,指導企業建立甘薯脫毒苗原種繁育基地,應用推廣甘薯脫毒種苗5000多畝,有力推動連城地瓜干產業做大做強做優。

      在龍頭企業帶動下,連城縣近年來地瓜年種植面積達10萬畝,全縣從事地瓜種植、加工、銷售的從業人口為10多萬人,地瓜干產品內銷全國600多個城市,地瓜制品國內市場份額超80%,地瓜產業成為連城縣農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也成了龍巖市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的優勢特色農業產業。

      “當前,市場需求多元、分工日益精細,呈現跨學科、跨行業協同創新趨勢,一個項目常常需要多方技術集成解決方案才能有所突破。”龍巖市科技局副局長于笑瀟說。為此,龍巖市科技局積極創新機制,組織龍巖市農業科學研究所、林業科學研究所、水產技術推廣站、土壤肥料技術站等,通過“團隊科技特派員+龍頭企業+農戶”“團隊科技特派員+農業合作社+農戶”“團隊科技特派員+項目+企業(農業合作社)”等模式,以“一縣一團”“一業一團”方式,組建團隊科技特派員459個,改變單個科技特派員“勢單力薄”的不足,把科技服務拓展到全區域全產業鏈,聯合攻關甘薯、花生、富貴籽花卉、鐵皮石斛、扁圓吻鲴等多項當地特色產業關鍵共性技術,實現社會經濟效益“雙豐收”。

      持續“造血”,培育一批科技致富的新農人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福建省龍巖市武平縣梁野山是國家4A級旅游景區、國家自然保護區、福建省生態旅游示范區。作為福建省糧食主產縣,武平縣極具天然綠色生態優勢和資源稟賦優勢。依托福建省喜浪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多年的經營基礎,武平梁野農業科技星創天地應運而生。

      福建省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組建了科技特派員團隊——喜浪科技服務團隊,入駐梁野星創天地。他們針對當地優質稻品種多而雜甚至退化,導致品質不穩定以及抗性不強等問題,示范應用優質稻新品種、富硒大米新技術等,助力武平大米產業轉型升級,提升“武平大米”高檔大米品牌市場競爭力。同時,梁野星創天地成立創業導師團隊,涵蓋技術創新、成果轉化、產業創意、產品檢測、市場營銷等領域創新人才,從創業的各個環節,進行手把手指導,為入駐企業、創客等提供創業輔導、技術孵化等“一站式”服務。

      “之前我一直賣的都是大米、百香果,現在品種更豐富了,有象洞雞、武平綠茶、靈芝等?!比腭v梁野星創天地以來,創客劉海燕也打開了創業的“新天地”。她坦言:“星創天地平臺給我提供了很多支持,更是為我開辟了金融平臺銷售這一途徑。通過星創天地老師的指導,我對品牌有了新的認識,銷售的農產品種類也不斷增加。”

      作為新型職業農民的“學?!焙蛣撔滦娃r業企業家的“搖籃”,梁野星創天地在喜浪科技服務團隊的幫助下不斷優化運營方案,吸引入駐初創企業達12家、創業團隊3個、創客7個,在入駐期間總收入達4102.14萬元,實現利潤318.67萬元。截至2022年12月,已有6家企業、3個團隊、5個創客順利畢業,為當地培育了一批科技致富的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應用型新農人,取得了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融合一二三產,打響閩西特色農業品牌

      從一片丘陵的荒地,到建成臍橙飄香萬畝“花果山”,并打造出一個集休閑、觀光、采摘為一體的農業產業園,甚至成為國家3A級旅游景區、省級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點——短短五年間,福建省龍巖市上杭縣湖洋鎮文光村觀音井迎來巨變。

      “以龍巖市農科所省、市級科技特派員廖福琴、嚴良文、劉添鋒、劉智成、陳瑤瑤為主的服務團隊,全程指導湖洋鎮申報2021年度龍巖市閩西南科技特派員專項項目‘上杭縣湖洋鎮科技特派員示范工作站’,項目獲得立項資金200萬元?!饼垘r市農科所相關負責人說,項目建成后將成為上杭縣湖洋鎮科技特派員學習交流、技術培訓、成果展示、政策宣傳的重要平臺。

      在此基礎上,該團隊與湖洋鎮農技站在觀音井等地,合作開展“臍橙園水肥一體化技術集成與示范”項目研究,建立臍橙高產優質水肥一體化栽培技術核心示范片50畝,示范推廣300畝,總結出山地臍橙節水減肥、節本增效的高產優質配套栽培技術,推動臍橙產業綠色高效發展,促進當地果農穩定增收。

      與此同時,當地創新“八個統一”運作模式,即統一果園規劃、產品包裝、產品銷售、技術服務、品牌宣傳等模式?!拔覀兞⒆惚镜靥厣匀粭l件,將果樹種植與發展家庭農場、農家樂結合起來,進一步打響‘觀音井’品牌?!狈N植戶賴錦琳說。

      “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是提升農業競爭力,促進農業提質增效、增強活力的重要途徑。團隊科技特派員將最新技術成果與傳統農業種植與加工、生態休閑旅游結合,開發農業新業態,不僅延長了產業鏈,也推動產業轉型升級?!饼垘r市科技局農村與社會發展科負責人說。

      2019年以來,龍巖市共選認省、市級個人科技特派員2964人次,團隊科技特派員459個,法人科技特派員28個,累計推廣新品種860個,推廣新技術1306項,實施科技開發項目932項,累計服務農戶41699戶,促進4112戶農戶增收。目前,龍巖市已建成25家省級以上星創天地,1個國家級、2個省級農業科技園區,為科技特派員在農村創新創業提供了廣闊的舞臺。

      關鍵詞

      圖片新聞
      最近更新
      Copyright @ 2008-2023 www.npbk4zh.cn All Rights Reserved 首都青年網 版權所有
      文章采集互聯網,為了傳遞信息,如有出處與本站無關。 非本站原創,系由網友自助上傳或轉載、采編于其它媒體,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和看法,一切責任由發布者承擔,與本站無關!
      版權文章處理
      聯系方式:QQ  39 60 29 14 2 @qq.com  備案號:皖ICP備2022009963號-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