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青年網 |
      • 手機客戶端
      • 微信
      您的位置:首頁 > 社會 > 正文
      天天亮點!少動
      來源:雪球網 2023-06-28 13:59:06

      關于巴菲特的老搭檔查理芒格,最近出了一本新書,名叫《芒格之道》,挺值得一看。

      巴菲特在投資領域取得的成績,離不開查理芒格的幫助。巴菲特說芒格讓他在投資領域“從猿進化成人”。

      巴菲特在投資一項標的之前,會給芒格打電話,問問他對這項投資的看法。


      (資料圖片)

      芒格聽完之后,通常會回答說:哦,這個投資可不怎么樣,巴拉巴拉巴拉......

      有時候,巴菲特聽完會思考一下,說:哦,你說得對,那我就不投了。

      有時候,巴菲特聽完會說:嗯,你說的對,但我還是決定投入。

      這時候,芒格就會說:行,那讓我也投一點吧。

      芒格這老爺子是不是很有趣。他是巴菲特的軍師,是巴菲特投資的檢驗清單。而且芒格隨時可以承認錯誤,做好了及時抓住機會的準備。

      這本書閱讀起來不難,我準備每天睡覺前都看一看。

      睡覺前做的任何事,都會在睡眠中得到強化,慢慢滲透到你的潛意識中,激發你的潛力。

      睡前學習智慧大師,會讓我們更加具有智慧。

      昨天睡前我讀到芒格講的一個故事,今天早上阿攀哥也發了朋友圈。這個故事很有意思,屬于芒格的“我有個朋友”系列,和大家分享一下。

      芒格說:

      我有個朋友,他的腦子確實不靈。每次別人給他講什么東西,他總是讓別人給他講好多遍,他才能聽懂。但這個人有個特點,他特別有耐心。一件事,他沒徹底弄明白之前,是絕對不會做的。一筆交易,等上五年,他都能等。他也從來不亂花錢。誰能想到這么笨的一個人,竟然那么富有?

      這事情真的反直覺,從小到大,周圍的人都說,“聰明”、“愛折騰”可以令人富有。芒格卻說,“反應遲鈍”、“有耐心”、“不隨便折騰”可以令人富有。

      關于如何評價腦袋靈光和不靈光的人,芒格還舉了一個例子,我抄下來精簡匯總一下:

      《法國陸軍操典》把軍人分為四類:

      第一類人,愚蠢而又懶惰,軍隊中絕大多數的士兵屬于這類人;

      第二類人,聰明而又懶惰,是指揮官的絕佳人選;

      第三類人,聰明而又勤奮,這類人適合給第二類人出謀劃策;

      第四類人,愚蠢而又勤奮,這類人必須遣散。

      這里的懶惰,我的理解就是“不折騰”,想明白了再行動。而聰明,指的就是他想明白了。

      這四類人,用大白話來說就是:

      大部分人的腦袋里是想不太明白事情的,在動作上又比較懶惰,不折騰,不愿意嘗試。

      這類人是世界上的絕大部分人,無益也無害。

      第二類人,會把事情想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即使如此,他們也很少做決策,很少行動,很少折騰。除非他們徹底想明白一件事,并且這件事特別重要,他們才會做出決定,開始行動。

      這類人在世界中屬于最優秀的那一類。

      第三類人,也會把事情想得明白,但是他們動作特別多,特愛折騰。

      這類人最好把決策權交給第二類人,讓他們做決策。如果這類人自己做決策,可能有時會贏,有事會輸。有時候掙了大錢,又會把錢賠光,不確定性很大。這種性格的人,一輩子會經歷許多次的輸贏,但是能否取得最終的勝利,是未知的。

      最后一類人,腦袋想問題么想不明白,又特別愛折騰。這類人就是世界的韭菜,不是被這里割,就是被那里割。

      組織里要避免這類人的存在,我們個體也要避免和這類人交朋友,他們可能是個麻煩制造機器。

      在這個例子里,芒格除了說這類人的特性,也提到了投資的方式。

      好的投資不一定說要有多聰明,笨一點也沒關系,重要的是對投資標的真正的理解,哪怕花上幾年都沒關系。一旦理解了,把錢投進去之后,就要少動。

      一筆好的投資,過程大部分是比較無聊的,每天就是漲漲跌跌。感覺漲上去就會跌下來,跌下來又會漲上去。

      一年兩百多個交易日里面,只有幾天決定了我們的投資回報。

      要實現一筆好的投資,就是要在股市里熬得住。當金蘋果落下來的時候,確保我們人在現場。

      投資就是成為公司的股東,類似于我們創業。

      創過業的朋友們很清楚,創業每一天都是熬,看不到明確的希望,也沒有激情,圍繞我們的大多是瑣碎的小事。

      不要總是想著成功,低下頭把每一件瑣碎的小事情做好,結果大概率不會差。

      打工也是一樣。即使是在一家極富前景的公司工作,每天遇到的通常也是小事,都在處理麻煩。

      平時是感受不到激情的,過程平平淡淡起起伏伏。這才是常態。

      很多投資人忍受不了這種平淡,試圖抓住每個波段實現超額收益。我認為最合理的理由是他們試圖讓收益視覺化,希望每天都看到賬戶的增長。

      這種心態很危險。

      公司的成長必須符合規律,很少有公司每年都翻幾番的成長。

      投資人試圖每天收獲增長的激情,他們在動作上就會開始不斷的買入和賣出。

      要么在一只股票上做波段,要么在不同的股票上來回切換。

      這里面遇到的困難就在于,股價的波動是不可預測的,在一只股票上做波段,其數學期望值(就是最終的收益)和呆坐不動其實是一樣的。

      而且還要付出交易成本,疊加每天付出的時間精力,以及在波段操作中被人性的誤導等,最終的回報遠遠不如呆坐不動。

      而在不同的股票間切換的風險則更大。

      因為我們對某件事物的認知需要經過長期的觀察和學習,即使如此還不能確保正確。不停的切換,除了會碰到做波段所碰到的一切負面因素(交易成本、時間精力、人性誤導),還增加了對投資標的認知不足的風險。

      換成創業和打工會更加令人理解。

      一家優秀的企業,主業一般都是穩定的,不可能總是來回切換。

      一家經常更換主業的公司,幾乎最后的結果都是倒閉。

      一個優秀的員工,其簡歷也通常很簡單,一輩子通常只呆少數幾家公司。

      如果一個員工每隔兩三年就換一份工作,基本上可以判斷這個員工能力不怎么樣。

      這本寫芒格的書,建議朋友們可以入手一本,特別易讀,有事沒事可以翻一翻。

      書太多,家里放不下怎么辦。

      我是這么處理的。

      假設家里的容納空間只能放下20本書,那么我對自己的要求是,新買的書必須比這20本書里最差的那一本要好。

      買回來之后,就替換掉其中最差的那一本書。

      這樣,長久以往,這20本書的整體質量越來越高。經常翻翻,智慧也會不斷增長。

      平時我也用這個操作方式對待我的工作、休閑時間。

      比方說我計劃每天做三件事,如果有新的事情闖進來,只有這件事比原來三件事里價值最低的事情更有價值,我才去做。同時把最沒價值的事情排除掉。

      這么做,就能保證每一天的時間效率都是最高的。

      關鍵詞

      圖片新聞
      最近更新
      Copyright @ 2008-2023 www.npbk4zh.cn All Rights Reserved 首都青年網 版權所有
      文章采集互聯網,為了傳遞信息,如有出處與本站無關。 非本站原創,系由網友自助上傳或轉載、采編于其它媒體,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和看法,一切責任由發布者承擔,與本站無關!
      版權文章處理
      聯系方式:QQ  39 60 29 14 2 @qq.com  備案號:皖ICP備2022009963號-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