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作者 胡筱荷
“吹糖人嘍……各種各樣的糖人。”假期,我剛回到老家的巷子口,就聽見了熟悉的吆喝聲。兒時住過的巷子路旁新栽了花草和樹,石板路也澆成了水泥路,都有點陌生了,但那賣糖人的老爺爺的吆喝聲,卻依然那么親切。
來到老爺爺的攤位前,看著他快速地舀起一勺糖稀,用麥秸稈快速而準確地吹著糖稀,勾勒出一個又一個栩栩如生的糖人,有豬八戒、小鳥、小兔……我興致勃勃地選購了一個糖人。突然身后傳來一個孩子的哭聲,回頭一看,有個三四歲模樣的小男孩使勁攥著他媽媽的衣袖,“是糖做的豬八戒!媽媽給我買一個吧!”女人卻毫不動搖,扯著孩子一走一停。小男孩終于使出大招——蹲下、抱腿,大聲喊著:“買一個吧……不買我不走了!”女人或許是真心覺得老爺爺賣的糖人不衛生,依舊拒絕購買。只聽見她勸孩子說:“你看他的手,又黑又粗糙,肯定不衛生……”說罷,強行抱走了小男孩。我被女人說的話震驚了,我打小鐘愛的糖人,在有的人眼里,居然是避之不及的垃圾食品。
帶著些不安,我看向老爺爺。他也看到了剛才的一幕,坐在擔子后邊默默地搖頭,手里的動作也變得緩慢了。我默默地站在他身邊,一邊吃糖人一邊看他創作。老爺爺的擔子一頭是一個小柜子,床頭柜般大小,兩邊釘有一個長方形的木框。木框里是一個發黃的轉盤,紅色指針已經掉了漆。轉盤的每個格子寫著不同的事物:公雞、小兔、孫悟空等等。歲月在放糖人的木架子上留下了重重的刻痕,同樣也留在老爺爺的臉上。老爺爺從一旁的小鍋里挖了幾勺糖稀,用一根麥秸稈挑上,再對著麥秸稈吹氣,糖稀就像氣球一樣鼓起來了。他的手在鼓起的糖稀上快速而輕盈地捏著,糖稀也隨即變出生動可愛的造型,先是頭、身子,最后是尾巴——原來是孫悟空啊!老爺爺的手停了,用竹簽把“糖悟空”挑下,插在木架上。我才發現,木架幾乎插滿了一個個糖人,看來已經很久沒人來光顧這木擔了。
時代的快速發展,更多新奇高檔的玩具、糖果層出不窮,加上或華麗或炫目的包裝,越來越多地擠占了這些傳統手工藝的生存空間。像老爺爺這樣的手工藝人,漸漸被人們遺忘了;這些象征著舊時人們對甜蜜生活的向往、裝點了太多孩子快樂童年的手工藝,也漸漸被淡忘了。
我正在愣神之際,老爺爺收起了他的小攤,對我說:“孩子,明天我還會在這里擺攤,喜歡就過來看爺爺做糖人。”說罷,往巷子深處走去。他的背影看起來那么瘦弱,步伐卻依舊有力,堅持而又倔強。“我會再來的,帶我同學來,看您做孫悟空!”回過神,我攥緊手中的糖人,沖著老爺爺的背影喊道。
實習主播/后期:王夢蕊
值班主編:王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