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金錯刀頻道
這幾天,發生了一件讓所有人焦慮的事: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世衛組織宣布阿斯貝甜甜味劑可能致癌。消息一出,立馬沖上熱搜第一。
阿斯巴甜常見于很多無糖茶飲,也就是說,無糖產品,也不安全了。
很多人表示,看著自己冰箱里塞滿的無糖可樂,瑟瑟發抖。
然而,同樣是充滿“科技與狠活”,奶茶巨頭茶百道最近卻相當風光,第一次融資,一出手就狂攬10個億!
人們更想不到,它的估值已經干到180億,比上市前的奈雪還要高。
很多人對茶百道的印象,還是一個價格親民、但充滿“狠活”的路邊攤品牌。
畢竟茶百道算是第一個敢明目張膽公開配料的:
有的店直接把植脂末盒子扔在門外。
還有的店,光明正大的把速凍品放點單前臺。完全不會偷著掖著,網友都驚呼,“完全不拿我當外人”。
充滿“科技與狠活”的茶百道,怎么就能值180億身家了?
點一杯就送,搞定單身男女
“在下沉市場硬剛一點點”,是很多人對茶百道的印象。
這些年,茶百道其實創造了不少個奇跡:“萬單王”、外賣萬單店超過100家。
只拼低價,其實茶百道根本干不過比它發展更早的一點點。
這一切的一切,源于茶百道一個不圖賺錢的做法。
很多茶飲品牌迫于成本考慮,在外賣上都默認的規矩是:“兩杯”起送,雖然這樣能提高了價格,但也擋住了很多單身用戶。
茶百道發現這點后,就立下了規矩:一杯就配送,還不要配送費!8塊錢的產品,就有快遞小哥送貨上門,買不了吃虧,買不了上當,很快在外賣市場立住了腳。
茶百道這個點一杯就送的規矩,現在看來依然覺得不可思議。
但如果放到茶百道的血淚逆襲史來看,就能理解了。
嚴格點說,茶百道其實并不算新茶飲,2008年在四川誕生,比喜茶早了4年,比奈雪也早了7年。
但很長一段時間都不火,全國只有幾百家。
這期間,茶百道沒少折騰,定位換來換去,從最開始的“鮮果”,到打國潮,還是很難爆火,倒是喜茶、奈雪,接連成了排隊王者。
更不用說,跟一夜爆紅的對手們相比,茶百道還有一個明顯的短板:
價格沒亮點。
茶百道的位置很尷尬。高端市場,有喜茶、奈雪的茶,低端市場,有蜜雪冰城牢牢掌握,中端市場又向來是最卷的,古茗、coco、一點點......任意拿出一個都是隨處可見的品牌。
論價格,論逼格,怎么看茶百道都沒有成為國民品牌的潛力。
所以,想從競爭對手當中卷出來,茶百道只能從最不起眼的細節發力,換道超車。
類似這種“一杯送”的細節,茶百道還有很多:
比如推出1元一大杯的“白月光”,有網友替它算了一筆賬,一個塑料杯子的成本是8毛,再加上吸管,根本不賺錢。
這點連不差錢的星巴克都做不到,喝水雖然免費,但不送塑料杯子。
茶百道還是個發券狂魔,網友更狠,甚至能薅到0元喝。
圖源:小紅書@不知名廢話博主是我
更不可思議的,是茶百道成立這么多年來,竟從沒拿過一筆融資。
“老實人”茶百道用實際行動證明,不圖賺快錢,才是賺錢的開始。
大膽公開“狠活”,
卻也沒耽誤憋大招
奶茶,最被人詬病的就是“狠活”。
有點過茶百道的人,都能發現一件事,那就是單子上會出現一堆“摩斯密碼”。
有人猜這是不小心泄露,也有人以為是服務員手滑的誤操作。
實際上都不是,原來這是茶百道,狠到敢直接公開自己的配方!
配方公布了,網友紛紛想自己復制,然而DIY的結果,要么復刻不了同款味道,要么是買材料比直接買一杯的成本還高。
不過,茶百道敢亮出“狠活”的關鍵,不是因為網友復刻不了成分,而是為了憋大招。
1.外賣憋大招
茶百道為何不怕成分黨?因為它想出一個讓網友拿到外賣瘋狂曬圖的玩法:分裝。
它很聰明,知道單純線下廝殺不過,就干線上。所以每進一個新城市,茶百道最先發力的,是外賣。
線上點單茶百道,只要加的小料足夠多,一杯的錢,就可以換來5杯不同的奶茶。
很多人覺得,茶百道的小料,似乎就跟不要錢一樣。
價格之所以能干到這么低,跟蜜雪冰城一樣,茶百道也是個供應鏈大佬。早從2015年,茶百道開始完善倉庫體系,建設供應鏈。小料的價格,甚至能做到跟雪王持平。
只有先干掉成本,才能干掉價格。
效果也很明顯,相比coco、一點點、茶顏悅色、書亦,茶百道外賣銷量總能遠遠吊打。
2.產品憋大招
要說極致的好喝和便宜,市面這么多品牌,茶百道估計連前十都算不上。
但論出爆品,茶百道卻真的可以有姓名。
從桂花酒釀到楊枝甘露、豆乳玉麒麟,再到西瓜啵啵、米麻薯、烏漆嘛黑,這些年,茶百道確實出了幾款爆品。
跟瑞幸、喜茶比起來算不了什么,但跟同樣是中端的玩家比起來,茶百道就有了明顯優勢。
研發出身的創始人王霄錕,曾對媒體宣傳,茶百道造出了中國第一杯最大奶蓋的奶茶。
在茶百道內部有個“產品委員會”,有消費者、供應鏈人士、公司內部研發、采購,所有新品的研發決策都由這個委員會決定。
因為研發太復雜,就算有一目了然的配方,連自己人都很難搞得定。
連茶百道內部員工都吐槽,“要熬夜背配方,sop翻爛了都還沒記住;并且更新太快了,記住了舊配方,新配方就來了。”
3.玩法憋大招
如果說什么能讓中低端奶茶最恐懼,成分黨首當其沖。
人們對成分越來越挑剔,讓很多品牌瑟瑟發抖,然而茶百道卻似乎沒有這種困擾:
有人吐槽太甜,茶百道就推出零卡糖版本,有人吐槽假奶,茶百道就推出更換牛乳版本,有人覺得茶不新鮮,茶百道就推出原產地茶版本。
但這些的前提是,加錢!牛乳要加3塊,零卡糖也要加1塊。
在這些玩法下,茶百道想給用戶塑造一個認知:
如果產品不夠健康,不是它的問題,而是我的問題。
表面上看,健康、好喝、便宜,哪個維度上,茶百道都不拔尖。
但茶百道通過在細節上憋大招,哪個也都能做得不差,最后愣是從路邊攤翻盤成國民大牌。
狂虐同行的茶百道,
也不能閉眼狂奔!
讓人更意想不到的是,過去在線下沒有優勢的茶百道,如今卻開始在短板上狂虐同行。
中國大大小小茶飲品牌幾百個,但除了蜜雪冰城之外,目前最有可能沖刺1萬家的,只有3個:
書亦燒仙草、古茗和茶百道。三家的門店都在7000個左右。
1萬家店,在茶飲行業算得上什么水平?
要知道,連兇猛開店的瑞幸,也才在今年6月剛突破1萬家。
古茗、書亦此前都融過資,背后不乏美團等大佬。相比其他人,茶百道是最沒資本撐腰,也沒背景的。
甚至在“不務正業”上,茶百道也很能狂虐同行,同行不敢干的事,它都敢嘗試。
這些年,砸了幾百上千萬的經費,開寵物友好店,還領養了大熊貓。
眾所周知,追求規模與追求賺錢,一向不可兼得。比如,年入幾十億的喜茶,奈雪到現在還在虧錢。
但茶百道硬是打破了這個規矩。在賺錢能力上也在狂虐同行:去年營收40億,足足賺了9個億。
其實茶百道能逆襲,根源還是在于錯位競爭。
茶飲界兩種路子,一種是喜茶的直營路子,一種是像蜜雪冰城只搞加盟。
而茶百道,選擇了用蜜雪冰城的加盟打法,想干出喜茶的產品。
現制茶、現切鮮果是核心,立住了口碑,它的加盟模式,則是讓茶百道打出規模,一年就開出幾千家店。
茶百道門店水果展示 刀哥實拍
走加盟路子固然討資本喜歡,但如今擺在茶百道面前的問題,也很現實——
規模越來越高,但門店品控卻十分艱難。
以前,喜茶們總被詬病賺錢能力不行,但真奶、真果的標準,以及直營店的嚴格管控,至少立下了高品質。
而茶百道的產品,隨著門店越來越多,質量被吐槽和投訴的不在少數。
有茶百道的忠實愛好者告訴刀哥,同一款產品,不同門店做出來的差距很大,想買到好喝的奶茶,都成了開盲盒。
就連官方都痛批過茶百道的服務。
上海奉賢區市場監管局曾突擊茶百道,發現乳制品等半成品露天放置,植脂末等部分食品原料使用后未封口;長沙某個市監局也發現個別品類的標簽日期有更改痕跡。
其實對于這種情況,茶百道不是沒有重視過。
創始人透露,茶百道內部有多個微信大群,加盟商、創始人、公司高管團隊都在群里,加盟商有任何問題,可以在群里直接@創始人。
公司還有個投訴專用郵箱,運營總裁的一項重要工作,就是每天查看郵件回復郵件解決問題,給高管的壓力也很大,常常“覺都睡不踏實,就怕加盟商有問題沒及時解決”。
但如何落到實處,依然還是茶百道要下的功夫。
光有隨處可見的門店和接地氣的產品還不夠,在憋大招之前,茶百道也不能閉眼狂奔。
結語:
就價格來看,中國奶茶,如今已經沒有純高端一說了。
去年,喜茶、奈雪的茶紛紛自降身價,無論價格還是產品,喜茶們與茶百道的差異都沒有過去那么明顯。
但與此同時,各家又都想打高端人設。
過去的中低端品牌,只要打好低價一張牌就夠了,但現在,在各家越來越同質化的新品背景下,品質就成了爭搶用戶的關鍵。
連8元一杯的蜜雪冰城都開始對外強調真果真茶。
一點點更是推出私人定制款,怎么搭配,全聽用戶的。
在品質拼殺上,茶百道也從來不缺噱頭,創始人王霄錕曾意氣風發對外喊話:
“改變小料位置等“換湯不換藥”的產品研發,在我們內部直接就會被pass。”
品牌們卷玩法、卷產品,無疑對消費者來說是好事,這也是茶百道腳踏實地賺錢的方法。
但噱頭不是競爭力,火起來靠噱頭,但想持續爆火只能靠真實力。
兇猛的茶百道,要想在卷成紅海的奶茶行業封神,還要記住一件事:
打法上可以憋大招,但產品必須接地氣。
圖片來源于網絡,侵權請聯系刪除
本篇作者 |江源